老得连诗都啃不动了

标签:
育儿《再别康桥》老年保健院子校园 |
分类: 散文 |
姥姥家院子里,有很多与姥姥一样的老人。在我学步的时候,她们个个是摇篮。每当姥姥抱着我下楼,她们就呼啦围住姥姥,你争我抢地从姥姥怀里把我拽出来,左亲一口,右抡一圈。我比宠物还宠物,在她们中间飘来飘去。她们的亲切感染着我,我的快乐感动着她们。
过了几年,我上幼儿园了,她们说:“才上幼儿园啊?”一个个都盼着我快快长高。
再过了几年,我长高了,她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有的拄上了拐杖。她们一见我:“呀,几天不见,长这么大了!真是有苗不愁长啊!”
又过了几年,我一边走路一边捧着诗读。她们老得只能靠着墙根晒暖暖,眼神很不好使了,看见有人进到院子,半天不敢搭声。因为她们已看不清来的是何人了。“奶奶!”我叫着她们,她们乱哄哄地答声:“谁呀?姗姗呀?呀,长成大姑娘了,认不出来了。”
我走到她们中间,她们问:“看啥书啊?”我抖了抖手中张开着的印本:“看诗。”
“哦,诗啊……”她们的脸皮耷拉着,表情木木的,变形的嘴唇一张一合,好久才说,“年轻人的诗啊!呵,呵呵,你瞧我们,中看不中用了,手里捧不住东西了。唉噫,老得连诗都啃不动了。”
说这话时,她们有些黯然伤神。
姥姥没有下楼来。近来姥姥的身体极差,隔三岔五进医院。姥姥老得只剩下病和药瓶了。她只听收单机里说什么老年保健的广告,只看散发的野传单上写着什么。她不怕花钱,就怕病。
院子里和姥姥一起变老的那些奶奶们,恐怕和姥姥是一样的,老得没有了浪漫,没有了诗意,只有病怏怏的熬。
她们很想在乎诗是什么,然而身体里流淌着令她们发冷的、快熬干了的、掺水的、混合物一样的灯油。她们害怕黑,害怕阴,害怕孤独。她们总是聚在一起,东倒西歪地互相温暖着,一个望着一个的余辉。
“你姥姥可不能先走哟,我们有了一个缺,就会有第二个缺,第三个缺……”奶奶们说。
“不会的。”我说,“你们会健康长寿的。你们瞧,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什么时候写的呀?比你们的岁数还大,这诗到现在都不老,读起来,仍然很迷人。”“噢,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好诗好诗……”老奶奶们情绪调动起来,她们居然会背这首诗啊!
声音像拉锯。零乱。前声压过后声。最后,她们羡慕着我,逐渐收缩着自己的思绪,退进她们的回忆城里,眼神幽幽地遥远着,想自己曾经像诗一样的日子。
我默默地祝福她们。只能默默地祝福。声音会撞痛她们沉醉的意境,那是已不再延续的美好,只在她们心里。我猫步轻盈地撤离她们的氛围,手里的诗本,像有落花一样,在它上面铺展开印迹。哦,我的泪珠,滚烫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