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亲系为什么如此庞大?

(2010-09-10 12:00:00)
标签:

丁旺

陕西

宋体

亲系

大户人家

杂谈

分类: 散文

           老家的亲系为什么如此庞大?

                                张佳羽

http://www.zhuzhuxia.com/uploadfiles/Image/%E7%8E%8B%E5%AD%90%E4%B8%8E%E7%81%B0%E5%A7%91%E5%A8%98.jpg

每次和爸爸妈妈回陕西老家,见到满屋满院的人,都搞得我头晕。在孩子辈里,有些比我大的,我本来要叫他们哥哥、姐姐的,可他们反过来叫我姑姑呀、姨姨呀什么的;有些比我小的,他们本来要叫我姐姐的,可我却得叫他们表叔呀、表舅呀什么的。家里人来人往,出出进进。遇到熟面孔还好些,大人提醒了,知道怎样叫;碰到生面孔就犯难了,谁该叫谁什么,大瞪两眼,莫名其“抄”。

我生在与陕西一界之隔的甘肃兰州,是独女,平常在家清静惯了,一入陕西,我就头大,问爸爸:“老家怎么这么多亲戚呀?”爸爸似乎很自豪:“这是你爷爷辈里的事喽,这种超常现象,将随着你独撑家门之后,逐渐会淡出家族支系的历史。”我非要爸爸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爸爸开始滔滔不绝:“你爷爷辈,弟兄三个,你爷爷有43女,你二爷有15女,你三爷有32女。你爷爷那时给女儿找婆家,有四个条件,概括起来8个字:家大、丁旺、人和、誉高。就是说,看姑爷前,先看家庭,家小了不行,要具备相当的规模,在村里数一数二;家里人口要多,人少了太冷清;家里人多还不行,还要相处和睦,品质优秀;这一家人在方圆十里八乡要有威望,没有人不知道。”

“为什么要附加这4个条件呀?”我追问。

爸爸接着说:“你爷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他认为,家大,能够证明这个家族有勤奋持家的好传统,根子是好的。他们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创下一个规模宏大的家业。有这个垫底,可以印证这个家族的品质教育还是不错的。丁旺,就是人多啊。过去人常讲,谁谁家让人羡慕,满门兴旺啊!主要指人多。人脉很旺,说明这个家庭家运亨通。人和,就是指治家有道了。家庭人口越多,人越顺溜,越能显示家长的本领。家长的本领高强,儿女跟着学,哪能比别人差呀?誉高,就是名声要好,没有人在背后戳脊梁骂娘。”

“我对爷爷看家庭人多这一条不赞成。”

“不赞成?”爸爸楞了一下,继续说:“你爷爷说,种十亩地和种一亩地一样吗?家里人少,治理起来当然简单,不费事;家里人越多,操心就越多,就越能看出你治家有道无道。治家有道,大户人家的孩子出了门,说话、做事大方得体,一接触就入道。为啥?互相之间攀比多,交流多,学习多,见识多,考虑事情就相对周全,运作起来很在行。”

爸爸见我不说话,有些得意:“你大姑,嫁给你大姑夫,家里弟兄7个,还有1个小姑子。你二姑,嫁给你二姑夫,家里弟兄4个,还有姐妹2个。你三姑,嫁给你三姑夫,家里弟兄3个,同样有姐妹2个。这三个家庭,在当时,都是方圆几十里排得进前三的大户,父辈都是能人,儿女出来个个体面。尤其你二姑的婆家,是解放前的大地主。解放后,在贫下中农坐天下的年代,地主连喘气都要看别人的脸。当时,一传出去你爷爷把你二姑许给地主家,从村干部到乡邻,几乎一个声音,反对这门婚姻。你爷爷挺倔:我给女儿找婆家,你们动静咋这大呢?我看上这一家人,就这么定了。把个老地主当时感动得呀,哭天抹泪的。那时,老地主上门来谢你爷爷,大白天不敢来,怕众人抓他的小尾巴,说他抗拒改造,招摇过市。他大半夜地提着点心来拜见亲家,一见面,哪还像地主呀,简直就像黄宏与范伟演的小品,黄世仁给杨白劳下跪,哭得拉不起来。你二姑嫁过去后,可遭了罪了,经常面对批斗公公的群众大会,大家都表态,逼着她表态,她只知道哭,始终一言不发。大队干部对她不讲立场的做法很恼火。你二姑把浑身的劲,都使在给生产队干活上。结果,她年年工分挣得和男社员一样多,还有好多活儿是白干的,不计其内。你二姑感动了全村人,群众一致推选她为劳动模范。大队不同意,村里的群众就顶:‘她比牛还干得多,不选她,良心上过不去。’大队干部没话说,就把球踢给公社。这可难为了公社的领导干部,地主家的儿媳妇当劳模,很不合时宜嘛。让下面重报人选。报上去一看,还是这个人。公社没了主意,请示县委,县委研究后答复,这也可以反正我们对地主的改造是成功的。就这样,你二姑的公公见天受批斗,你二姑这个地主的儿媳妇年年进县进省受表彰。在当时,是很轰动的。”

听了二姑的故事,我对我爷爷当年的决定肃然起敬。

爸爸喝了口水,说:“其他人的故事,我就不细讲啦。讲出来,你写一部新版《家》《春》《秋》都没问题。你算算,仅你三个姑姑的家族,有多少人?海了去啦!再加上其他亲戚,我都没法弄清楚。粗略计算,300多人是有的。”

妈妈像听传说一样,一直很入迷,没有发话。待爸爸讲完了,她才补充说:“你这个爷爷呀,人精,会选女婿。风向再怎么吹,也吹不乱他的心。选女婿,就选综合能力偏上的大户人家的孩子,铁了心了。不过,现在看来,他选的女婿还都不错,你三个姑夫确实不寻常。二三十年过来,到你三个姑姑家一看,一家比一家建设得好,家家都是村里拔尖的阔气人家。你不得不服,老地主的儿子还是会持家,一旦致富的气候形成,跑得最快的,还是这些人。”

您看明白了吧?我老家的亲系,就是这样庞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