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观后感----《为中国而设计》
(2010-06-11 12:47:31)
标签:
转载 |
美国探索频道一个关于建筑的节目在开篇说到:“北京赌上上奥运的光环,在全世界最危险的地震带上进行建筑冒险。”而《为中国而设计》属于央视制作节目,减弱了“冒险”定义。主要介绍国外建筑大师在中国建筑设计项目。我看了自己感兴趣的CCTV,T3航站楼,国家体育场,金茂大厦,广州歌剧院和苏州博物馆。
广州歌剧院:
其实对ZAHA的广州歌剧院项目没有特别的感触,在疯狂的建设大潮中,有什么不能实现呢?但是她的事迹给我很大的触动,比如她一直是纸上建筑师,但她还是很坚持,遭到质疑就会激烈的大声反对!要是我,10年都是纸上建筑师,遭到质疑可能会低下头吧!她有一个生产家具的公司,这算是她额外的经济收入。我觉得要是贫苦,不可专向其它行业而放弃建筑,应该利用其它行业的收入来支持自己做建筑!
T3航站楼:
介绍说投资是270亿,这个造价是CCTV和国家体育场的8倍以上。在对高造价的讨伐声中。不管是不是很少有人可以做飞机场,大家了解不多便没有发言权,总之结果便是没听见有人对这个造价最昂贵的建筑提出异议。这就是T3航站楼的美学魅力和技术魅力完美且适当的集合。我觉得这款关于T3航站楼的节目做得很浅,应该有深入的报道!
CCTV:
敢拿出这个方案,是智慧和勇气;选择这个方案,是勇气和冒险;能完成这个方案,是决心,智慧,勇气和国家行为。CCTV建筑是特别的,简洁的,过目不忘的,很符合央视野心。同时很佩服OMA的自我挑战。
国家体育场:
在以后变得象是笑话,为了隐藏滑轨而做了这样特殊的外形,甲方却在最后取消了滑轨。如果任务书中没有开启顶棚这一条件,现在的体育场会使什么样的呢?不过鸟巢还是鸟巢,他已经在视觉上冲击了全世界所有人,让大家都记住了他。只从这一点讲,政府也觉得满意。我觉得也还好,纳税钱既然已经无法改变整个国家的福利系统,那么用于建设特别的建筑要比建设平庸的建筑好得多。
金茂大厦:
没做过高层建筑,所以算是扫盲。
苏州博物馆:
四年了,留园还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明年一定要去上海看世博会,也一定要重游苏州园林,也一定会去看看这座博物馆。
中国这些让人惊叹的建筑,除了优秀的设计师,还有强大的中央政府行为作为支持。
而更多的人接触到是非中央政府甲方,竞争虽缓和,但面对的限制也相应增加。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强大的政府压力下奔波劳命,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利益点。虽然概念具有最高的价值,但设计之后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往往是决定价值。
处于平凡工作岗位上的莘莘设计师们,这些建筑并不具备现实的参考意义,能借鉴的恐怕更多是勇气和决心,想象力,希望,打破常规。但我相信,这个市场会越来越理智,健康,完善,和具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