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全纪录 658年
(2010-07-22 11:50:33)
标签:
隋唐历史文化休闲 |
分类: 历史 |
隋唐全纪录 658年
大事记
658A.D. 唐显庆三年
▲正月,长孙无忌等修定新礼,皇帝李治诏令颁行。
▲正月,唐朝设置龟兹都督府,任命原龟兹王诃利布失毕之子素稽为龟兹王兼都督。
▲五月,将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恢复西州都督府建制,以统治原高昌地区。
▲六月,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率军进攻高丽,攻占赤烽镇。又击溃高丽大将豆方娄部的抵抗,斩杀3000人。
▲八月,播罗哀僚民(在今广东廉江、信宜等地居住)首领多胡桑率部落归附唐朝。
▲十月,吐蕃赞普来唐朝求婚。
▲十一月,中书令杜正伦与李义府互相攻劾,李治将二人贬职。
▲十一月,任命许敬宗为中书令。
▲十一月,尉迟敬德死,终年74岁。
▲十一月,褚遂良死,终年63岁。
新礼修定
658A.D.正月,皇帝李治下诏,颁行新礼。
新礼制是由太尉长孙无忌等奉命修定的。此前,有人议论贞观中所修礼制“节文未备”,李治便下令再加修定,于本月完成上奏。
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也参与了此次修定工作。他们对礼制的改易,大多秉承皇后武媚的意旨,专家和学者对此多有非议。新礼制中最重要的修改是删除了《国恤》一篇。《国恤》是对皇帝凶死(非正常死亡)的礼仪规定。太常博士萧楚材认为,臣子不应该“豫备凶事”。许敬宗、李义府深以为然,于是将《国恤》文稿焚毁。
此前,唐朝礼仪本有吉、丧(正常死亡)、凶(非正常死亡)、军、宾、嘉六种。删去《国恤》,便废除了凶礼,从此六礼仅剩五礼。
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
658A.D.五月,唐朝将安西都护府由高昌迁往龟兹,安西四镇受其节制。
此前,龟兹王诃利布失毕的妻子那史那氏与龟兹宰相那利私通,龟兹王无力阻止,于是君臣渐生矛盾,互相攻劾,都向朝廷告对方的状。皇帝李治为此将二人召到长安,二人仍然互不相让。李治将那利囚禁在长安,派兵护送诃利布失毕回国。到龟兹东部泥师城时,龟兹大将羯猎颠率兵阻拦。唐朝派左屯卫大将军杨胄发兵讨击,羯猎颠被杀,部众也被斩杀几尽。此时,诃利布失毕在泥师城病死。正月二十五日,唐朝设置龟兹都督府,册立诃利布失毕的儿子素稽为龟兹王兼都督。
五月初二日,唐朝决定将原设在高昌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蕃市西北),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恢复原来的西州都督府,以统治高昌故地。安西都护府下辖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个军镇都督府,即“安西四镇”。安西四镇成为管理和羁縻西域各少数民族的重要机构。
李义府被贬
658A.D.十一月初六日,皇帝李治将中书令李义府降职为普州(今四川安兵)刺史。
和李义府一起被降职的还有度支尚书兼中书令杜正伦。他以先辈自居,常在李义府面前摆老资格;而李义府倚仗皇后武媚之势,并不把杜正伦放在眼里。二人互生嫌隙,矛盾日深。上月,二人在殿上当着皇帝的面发生争吵,李治便以“大臣不和”由,将二人贬职。杜正伦被降任为横州(今广西横县)刺史。他到横州不久便死去。
李义府近年权势显赫,他的儿子们还在襁褓之中便被授予高官厚禄。李义府不知满足,反而纵容母亲、妻子和儿子、女婿等卖官鬻狱,收受贿赂。李府整日门庭若市,下级官员纷纷争相攀附,结为朋党,扰乱朝政。此次,他虽被贬出京师,仍然得到皇后武媚的关心和照顾。不久吏部尚书唐临奏请任命许祎为江南道巡察使、张伦为剑南道巡察使(普州刺史属其管辖)。因许祎、张伦都是李义府的政敌,武媚便认为唐临是“挟私选授”,劝李治不予批准。
沙钵罗可汗死于长安
658A.D.十一月,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被押至长安,皇帝李治赦免其死罪。不久他病死京师。
阿史那贺鲁在石国被擒,移交唐朝时,对前来押送的燕然副都护萧嗣业说:“我本是亡国俘虏,先帝保存我的性命,又待我甚厚,而我却有负先帝。今日之败,是上天罚我。听说中国处死囚犯必在闹市执行,我请求在昭陵之前处死我,以谢先帝。”李治听萧嗣业转告这些话后,对他顿生怜惜之情。
本月十五日,唐军押解阿史那贺鲁,献俘于昭陵。随后,李治宣布赦免阿史那贺鲁,将他安置在长安居住。不久,阿史那贺鲁病死,李治诏令将他葬在原突厥颉利可汗墓侧。
尉迟敬德闲居养老
658A.D.十一月,鄂国公尉迟敬德逝世,终年74岁。
皇帝李治为了表示对这位名将的哀悼,宣布废朝三日,命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和各地方政府代表前往尉迟敬德家中悼唁,并将东园秘器(官方制作的陪葬物品)赏赐殉葬,陪葬于昭陵。
隋末唐初,尉迟敬德叱咤风云,威震四方,为唐朝的创建和安定立下赫赫功勋。贞观十七年,他被列入24位功臣之一,画像于凌烟阁。此后十六年,除了贞观十九年(645A.D.
)曾跟随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外,他没有参加任何军国大事。而是赋闲在家,招请道士学习延年之术,又广筑池台,奏乐饮酒以自娱,不与朝臣来往,安享晚年之乐。
褚遂良逝世
658A.D.十一月,褚遂良在爱州逝世,终年63岁。
褚遂良是魏徵之后又一位著名的诤臣。贞观时期,他先后向太宗李世民谏议数十事,多被采纳接受,由此受到李世民的信赖和倚重。作为两位顾命大臣之一,他又为皇帝李治稳定全国局势作出了巨大贡献。后因坚决反对李治册立武媚为皇后,被一贬再贬,终于丧命荒远之乡。
褚遂良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他三人是虞世南、欧阳询和薛稷)。他的书法,轻盈潇洒,别具一格。著名作品有《摹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和《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碑刻。褚遂良还精于书法鉴赏。李世民为考察他的鉴赏能力,曾将传世的王羲之真迹和临摹品混杂在一起,让他鉴定。他一一指出真伪,毫无错漏,李世民对此十分叹服。
褚遂良博涉文史,能文善诗,先后参与编撰《晋书》、《尚书正义》、《文思博要》等。有诗文集20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