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
水风正清,江天向晚。野渡上三两条船泊在那里,映着晚霞各自飘起了炊烟。白日里撒下的网已经贴着船收了起来,网着或多或少的数条鱼在那水里慢慢地游动。秋季霜露一过,江鲜正是肥美,各家渔户都收获颇丰。不多时从江头又顺水来了条船,野渡上已经没什么位置,一时泊不下来,船家收了篙子,开始同这些渔民争执起来,想叫他们将船挪动挪动。
各家正忙着做饭,谁也不想理这凭空冒出来的船。船家谈话无果,只好对着里头道:“这位军爷,渡头小,没地方停了。前头一段江水平顺,咱们连夜行船,到了下头再停也罢。”
里头一阵窸窣响动,随即船篷一掀,里头钻出来个瘦高个的年轻人,在船头站直了,拿一双冷淡的眼睛将渡头上的船一睇。
众渔户听见先前那声军爷,本已心有忌惮,再看这年轻人一身玄甲,虽然未佩兵器,容貌也算相当俊俏,怎奈神情萧杀,一副冷面阎王的模样。天平盛世几无兵燹,但任是谁也知道当兵的不好惹,因此立时一个个唯唯诺诺,悄没声息地把船各自挪开了些。
那年轻人见了便开口道:“我只泊一晚便走,多谢各位了。”声音也跟那脸一样,十足冷淡。
船家见状,道:“军爷,今晚月色好,夜里行船,也未必……”
“不必。”那年轻人听他这么说,只一挥手,转脸向渡头上其他人道,“在下从北面来。听说这附近有座寺庙,诸位可识得怎么走么?”
“认得,认得,”有渔户搭上了话道,“军爷上了渡头往东面走两里多地,就是了。只不过那是个小庙,香火不多。”
那年轻人闻言拱手道:“多谢了。”说着径自钻进船舱里去,不多时又返身出来,对那船家嘱咐几句,径自跨上渡头,往东面去了。
两里地多算得上近,只是山林掩映,那寺庙不太好找。只见周围秋草渐黄,又闻螽斯哀鸣。晚霞渐退,暮色四合。俄而只听山间一声钟鸣清越,正是古刹掩映在森木之后。年轻人感慨一声果然是深山藏古刹,便沿了那坍圮的石条拾阶而上。寺庙里只有一两个香客正要离去,僧人打算关门洒扫。那年轻人上前对庙中僧人道:“在下卢振,从雁门关苍云堡来,想去杭州藏剑山庄求一称手神兵。行前得一少林寺故友指点,沿路南下逢庙便拜,得保一路平安,更能夙愿得偿。今日夜泊西边渡口,来此上香祝祷,休沐时日有限,明日一早便得启程,还请师父行个方便,容在下参拜便了。”
他脸色冷肃,却说得诚恳,那僧人想了一想,便侧身将他让进去了。卢振走到殿上,恭恭敬敬纳了一串铜钱,捐了三炷香,便跪在蒲团上头默默念祝。僧人们也不管他,各自走开去忙了。卢振拜了三拜,只闻晚钟清音悦耳,又见佛像金身虽旧,却宝相庄严,不由得心里暗自忖度,果然如友人所说,真佛不露相,这寺庙虽然破败冷清,却自有气度。只愿谶言灵验,自己去藏剑山庄能求到称手神兵。
他正在这么想着,突闻东南边殿角上空一声霹雳当空而落,劈得整个庙宇屋梁震颤,椽上积灰沙土潇潇而下。卢振一惊,自蒲团上立起,只听庙中僧人纷纷奔东南方而去,便也跟过去看,只见外头檐角被劈落了一块,瓦当瓦片散碎一地。众人再抬头看,只见晚霞将尽,却晴空夜朗,凭空哪里来的雷?
卢振心里觉得奇怪,却也看不出什么,便转身离去。一路思索,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回到渡头,几条渔船上的人也已经吃完了饭,各自回到舱中休息了。卢振船上还有昨日采买的江鲜,一时吃了些,便也收拾倒头睡下。
只睡到半夜,便被一阵喧闹之声吵醒。他常年在军中,即便睡着也颇警醒,掀开船篷一看,只见夜里江风浩荡,皓月千里,毗邻的几条船上都亮起了火把,一群渔民正闹哄哄地聚在一起叫着什么。还隐隐听见翅膀扑棱之声与禽鸟凄惨哀鸣。卢振心下奇怪,扣好衣甲,长腿一跨越过船头,上到隔壁船中去看热闹。只见火把攒动,人生嘈杂,两个壮年渔民汉子正七手八脚地解开一张网,同时死死按住手下的什么东西,似乎那物力气很大,要两个男子才能压制得住。卢振一看,却见那网里网着一只白鹭,正死命扑腾翅翼,一声声叫得凄切。
卢振看了一阵,问旁边人道:“这是怎么了?”
“这畜生,半夜来偷鱼,”有个渔户擦着汗,似乎捕捉这白鹭耗费了不少力气,“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连网都叫它撕开了,还好里头的鱼也没吃去多少,就叫人逮住了。”
卢振点头,再看却突然发现这白鹭奇大无比,不同寻常,又见隐隐绰绰火光下夜色飘摇,更显得翅翼洁白如雪,喙吻修长,脑后一撮尖细白翎,好看得紧。借着火把映照再仔细一瞧,这鹭子一对金色眼瞳,着实奇异。
“好死不死的畜生,每天辛辛苦苦打这么点鱼,下次还来偷可怎么好?杀了了事!”
也不知道是谁这么说了一句,惹得众人纷纷响应。只是这话一出,那白鹭竟像是能够听懂一般,立时一阵猛力挣扎,两个汉子险些按它不住。这当口已然有人从舱内摸出一把尖刀来,右手拽起那白色长颈,刀刃就要往上面贴。
卢振只觉得这白鹭奇异似有灵性,连忙道:“……且慢,且慢。这畜生长得这么大,想必也有些年头了,放它去也罢。”
他看起来一副冷面冷语的模样,此时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惹人侧目。卢振说了这话,却依旧板着脸,面上瞧着没什么神情。众渔户在江中讨生活,打得的鱼也只够温饱,叫他们放了这偷鱼的畜生,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又忌惮着这今日凭空冒出来的冷面煞星,因此一时谁都不敢说话。还好卢振立时明白过来,伸手到怀里摸出一串钱来,道:“将它卖与我便是。我明日船行到下游,再将它放生,想必它也不会折回你们这附近了——怎样?”
众人一想,便觉得这是笔划算买卖,虽则心里觉得这当兵的多管闲事,着实好笑,却也高高兴兴地卖给了他,接了钱去一边分算起来了。
卢振走到那白鹭旁边,那白鹭一双翅膀别在身后,还缠在网里,双脚也被细细的麻绳缚了起来,正在那里惊惶地扑腾。卢振弯腰,一手抓着它两扇翅根,把它整个提溜起来,却立时吃了一惊。这白鹭奇大,几乎是寻常的两倍,卢振却也没有料到提在手上如此之重,活像是拎了一个人。他常年刀盾娴熟,能开硬弓,手上力气极大,此时却也一只手提不住,不得不双手去抓。那白鹭嘶哑地叫着,却不再像先前那样没命挣扎,似乎认了一般由他提着。卢振把它丢回自己船舱里头,信手用网把它翅膀再缠了几道,想了想又转身跨回渔船上。
“还请再卖我些鱼。”
那一众渔民刚分了钱,此时也就过来将鱼卖与他。卢振提着一网鲜鱼,回头系在自己船边,转头看了一眼那白鹭,因为答应过众渔户,他不好现在将之放走,只好把它丢在那里,自己钻进船舱里倒头接着睡。那白鹭被缠在网里,又被缚了两脚,只能缩在船头,发出一些咕咕的沙哑鸣叫。卢振翻来覆去,被它叫得渐渐心烦,不由得从下头压舱的石子堆里顺手拾了一块,帘子也不掀地往外掷出去。
“叫什么叫!现在又没人杀你!老子救了你,你还惹人心烦!”
他并没成心要砸那鹭子,只听石头落进外头江水里,扑通的一声。扔罢了自己也觉好笑,跟一只畜生置气,人家也听不懂。可奇异的是,也许是被他这一下吓到了,外头的白鹭也安静下来,不再叫了。
卢振未作他想,转头又渐渐睡去。
第二日早晨,船家起来,将船撑离渡头。卢振起身走到外面去看那白鹭,只见还好好地缩在船头。天光清明,江水浩荡,此时再一看,更觉这白鹭大得出奇,全身羽毛洁白,欺霜傲雪。似乎是听见动静,它将埋在翅膀下的脑袋伸出来,卢振这才看清,这鹭子一对眼睛,竟然是澄澄的一种金色,又水汪汪地灵活转动不住,实在叫人啧啧称奇。
秋高气爽,江风万里,船只顺流而下,半日就行出好远。卢振从船尾取了些鲜鱼喂给它,这白鹭老实不客气地吃完了,又将头钻进翅膀后面睡觉,却一声儿也不出了。卢振一惯冷面冷语,却不是个硬心肠的,此时看了不由又觉得好笑。一日过去,船行数里,到了晚上,卢振又拿了鱼来喂它。昨晚在渡头买的一兜鲜鱼,给这白鹭吃了个干干净净。
卢振见它乖觉,便它翅膀和腿脚解开,意思放它自去。那白鹭也许是被困得麻木了,犹自缩在那里不动。卢振也懒得管他,只径自去睡了。时到中夜,只听得船头两声咕咕的低鸣,随后几许振翼之声,卢振被惊醒,掀开船篷一看,之间黑夜江天上一点白影渐渐远去,很快就没入夜色尽头。卢振睡眼朦胧,知是那白鹭飞走了,只瞧了一眼,便又睡去。
第二日起来,仍旧是赶路。他们一路顺水而下,此时已经离杭州府不远,只是越近,卢振却越紧张起来。他痴爱兵器,一直想去藏剑山庄求一身神兵宝甲,只是早就听同门说过,这种事情多半要靠撞运,神兵不是天天都有,有了也未必适合自己。此番休沐期长,如果求不到称心的兵器,以后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有机会了。
越往东南方向走,江上长风渐而止息,这一晚没来得及赶到下一个渡头,船家便将船只停泊在江中一处小小沙渚上。远望岸上只见旷野寂静,了无人烟,只有清浸江水,皓月沉浮。沙渚附近生着无数秋芦苇,夏日时必然翠绿浩荡,只是在这白露秋霜过后,一根根结出了苍灰浅白的芦花,无数的银絮被舒缓江风一吹,四下里贴着江水飞飘不住。卢振坐在船头上,满心想着此行目的,眉头不由得越皱越紧,想了一阵也没个结果,只想钻进船舱睡觉,转身立起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船尾后面,沙渚附近,悄无声息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泊了一只小舟。
卢振走到船尾那边去看。靠近了才突然看清,月色下那船头上卧着个白衣美少爷,双手枕藉脑后,正一动不动地凝视中天江月。似乎是卢振的脚步声惊动到他,他转头往这面看了一眼,然后起身立在船头,卢振走得进了才看清,这男人看起来也不算太年轻了,约摸三十多岁,只见长发高束,腰悬长剑,白色劲装绲着金边,容貌算得好看,却也不是十足的俊俏。双颊略嫌瘦了些,下巴线条硬秀冷峻,只是一双眼睛弯弯的却透露出许多亲善风流。
夜里一起停泊在这四下无人的荒野江渚上,也算缘分。卢振见他年长,便先点头行礼,招呼了一声。
那白衣男子拱手道:“这位军爷瞧着面善。既然一同泊船在这里,也算缘分了。”
卢振应了一声,却陡然觉得这男人一身打扮,像是藏剑山庄的弟子,迟疑片刻道:“阁下……是藏剑山庄的人?”
白衣男子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卢振的问题,只道:“幸会,在下叶栖白。”
注:部分梗和套路有参考《太平广记》《西京杂记》《酉阳杂俎》。
水风正清,江天向晚。野渡上三两条船泊在那里,映着晚霞各自飘起了炊烟。白日里撒下的网已经贴着船收了起来,网着或多或少的数条鱼在那水里慢慢地游动。秋季霜露一过,江鲜正是肥美,各家渔户都收获颇丰。不多时从江头又顺水来了条船,野渡上已经没什么位置,一时泊不下来,船家收了篙子,开始同这些渔民争执起来,想叫他们将船挪动挪动。
各家正忙着做饭,谁也不想理这凭空冒出来的船。船家谈话无果,只好对着里头道:“这位军爷,渡头小,没地方停了。前头一段江水平顺,咱们连夜行船,到了下头再停也罢。”
里头一阵窸窣响动,随即船篷一掀,里头钻出来个瘦高个的年轻人,在船头站直了,拿一双冷淡的眼睛将渡头上的船一睇。
众渔户听见先前那声军爷,本已心有忌惮,再看这年轻人一身玄甲,虽然未佩兵器,容貌也算相当俊俏,怎奈神情萧杀,一副冷面阎王的模样。天平盛世几无兵燹,但任是谁也知道当兵的不好惹,因此立时一个个唯唯诺诺,悄没声息地把船各自挪开了些。
那年轻人见了便开口道:“我只泊一晚便走,多谢各位了。”声音也跟那脸一样,十足冷淡。
船家见状,道:“军爷,今晚月色好,夜里行船,也未必……”
“不必。”那年轻人听他这么说,只一挥手,转脸向渡头上其他人道,“在下从北面来。听说这附近有座寺庙,诸位可识得怎么走么?”
“认得,认得,”有渔户搭上了话道,“军爷上了渡头往东面走两里多地,就是了。只不过那是个小庙,香火不多。”
那年轻人闻言拱手道:“多谢了。”说着径自钻进船舱里去,不多时又返身出来,对那船家嘱咐几句,径自跨上渡头,往东面去了。
两里地多算得上近,只是山林掩映,那寺庙不太好找。只见周围秋草渐黄,又闻螽斯哀鸣。晚霞渐退,暮色四合。俄而只听山间一声钟鸣清越,正是古刹掩映在森木之后。年轻人感慨一声果然是深山藏古刹,便沿了那坍圮的石条拾阶而上。寺庙里只有一两个香客正要离去,僧人打算关门洒扫。那年轻人上前对庙中僧人道:“在下卢振,从雁门关苍云堡来,想去杭州藏剑山庄求一称手神兵。行前得一少林寺故友指点,沿路南下逢庙便拜,得保一路平安,更能夙愿得偿。今日夜泊西边渡口,来此上香祝祷,休沐时日有限,明日一早便得启程,还请师父行个方便,容在下参拜便了。”
他脸色冷肃,却说得诚恳,那僧人想了一想,便侧身将他让进去了。卢振走到殿上,恭恭敬敬纳了一串铜钱,捐了三炷香,便跪在蒲团上头默默念祝。僧人们也不管他,各自走开去忙了。卢振拜了三拜,只闻晚钟清音悦耳,又见佛像金身虽旧,却宝相庄严,不由得心里暗自忖度,果然如友人所说,真佛不露相,这寺庙虽然破败冷清,却自有气度。只愿谶言灵验,自己去藏剑山庄能求到称手神兵。
他正在这么想着,突闻东南边殿角上空一声霹雳当空而落,劈得整个庙宇屋梁震颤,椽上积灰沙土潇潇而下。卢振一惊,自蒲团上立起,只听庙中僧人纷纷奔东南方而去,便也跟过去看,只见外头檐角被劈落了一块,瓦当瓦片散碎一地。众人再抬头看,只见晚霞将尽,却晴空夜朗,凭空哪里来的雷?
卢振心里觉得奇怪,却也看不出什么,便转身离去。一路思索,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回到渡头,几条渔船上的人也已经吃完了饭,各自回到舱中休息了。卢振船上还有昨日采买的江鲜,一时吃了些,便也收拾倒头睡下。
只睡到半夜,便被一阵喧闹之声吵醒。他常年在军中,即便睡着也颇警醒,掀开船篷一看,只见夜里江风浩荡,皓月千里,毗邻的几条船上都亮起了火把,一群渔民正闹哄哄地聚在一起叫着什么。还隐隐听见翅膀扑棱之声与禽鸟凄惨哀鸣。卢振心下奇怪,扣好衣甲,长腿一跨越过船头,上到隔壁船中去看热闹。只见火把攒动,人生嘈杂,两个壮年渔民汉子正七手八脚地解开一张网,同时死死按住手下的什么东西,似乎那物力气很大,要两个男子才能压制得住。卢振一看,却见那网里网着一只白鹭,正死命扑腾翅翼,一声声叫得凄切。
卢振看了一阵,问旁边人道:“这是怎么了?”
“这畜生,半夜来偷鱼,”有个渔户擦着汗,似乎捕捉这白鹭耗费了不少力气,“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连网都叫它撕开了,还好里头的鱼也没吃去多少,就叫人逮住了。”
卢振点头,再看却突然发现这白鹭奇大无比,不同寻常,又见隐隐绰绰火光下夜色飘摇,更显得翅翼洁白如雪,喙吻修长,脑后一撮尖细白翎,好看得紧。借着火把映照再仔细一瞧,这鹭子一对金色眼瞳,着实奇异。
“好死不死的畜生,每天辛辛苦苦打这么点鱼,下次还来偷可怎么好?杀了了事!”
也不知道是谁这么说了一句,惹得众人纷纷响应。只是这话一出,那白鹭竟像是能够听懂一般,立时一阵猛力挣扎,两个汉子险些按它不住。这当口已然有人从舱内摸出一把尖刀来,右手拽起那白色长颈,刀刃就要往上面贴。
卢振只觉得这白鹭奇异似有灵性,连忙道:“……且慢,且慢。这畜生长得这么大,想必也有些年头了,放它去也罢。”
他看起来一副冷面冷语的模样,此时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惹人侧目。卢振说了这话,却依旧板着脸,面上瞧着没什么神情。众渔户在江中讨生活,打得的鱼也只够温饱,叫他们放了这偷鱼的畜生,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又忌惮着这今日凭空冒出来的冷面煞星,因此一时谁都不敢说话。还好卢振立时明白过来,伸手到怀里摸出一串钱来,道:“将它卖与我便是。我明日船行到下游,再将它放生,想必它也不会折回你们这附近了——怎样?”
众人一想,便觉得这是笔划算买卖,虽则心里觉得这当兵的多管闲事,着实好笑,却也高高兴兴地卖给了他,接了钱去一边分算起来了。
卢振走到那白鹭旁边,那白鹭一双翅膀别在身后,还缠在网里,双脚也被细细的麻绳缚了起来,正在那里惊惶地扑腾。卢振弯腰,一手抓着它两扇翅根,把它整个提溜起来,却立时吃了一惊。这白鹭奇大,几乎是寻常的两倍,卢振却也没有料到提在手上如此之重,活像是拎了一个人。他常年刀盾娴熟,能开硬弓,手上力气极大,此时却也一只手提不住,不得不双手去抓。那白鹭嘶哑地叫着,却不再像先前那样没命挣扎,似乎认了一般由他提着。卢振把它丢回自己船舱里头,信手用网把它翅膀再缠了几道,想了想又转身跨回渔船上。
“还请再卖我些鱼。”
那一众渔民刚分了钱,此时也就过来将鱼卖与他。卢振提着一网鲜鱼,回头系在自己船边,转头看了一眼那白鹭,因为答应过众渔户,他不好现在将之放走,只好把它丢在那里,自己钻进船舱里倒头接着睡。那白鹭被缠在网里,又被缚了两脚,只能缩在船头,发出一些咕咕的沙哑鸣叫。卢振翻来覆去,被它叫得渐渐心烦,不由得从下头压舱的石子堆里顺手拾了一块,帘子也不掀地往外掷出去。
“叫什么叫!现在又没人杀你!老子救了你,你还惹人心烦!”
他并没成心要砸那鹭子,只听石头落进外头江水里,扑通的一声。扔罢了自己也觉好笑,跟一只畜生置气,人家也听不懂。可奇异的是,也许是被他这一下吓到了,外头的白鹭也安静下来,不再叫了。
卢振未作他想,转头又渐渐睡去。
第二日早晨,船家起来,将船撑离渡头。卢振起身走到外面去看那白鹭,只见还好好地缩在船头。天光清明,江水浩荡,此时再一看,更觉这白鹭大得出奇,全身羽毛洁白,欺霜傲雪。似乎是听见动静,它将埋在翅膀下的脑袋伸出来,卢振这才看清,这鹭子一对眼睛,竟然是澄澄的一种金色,又水汪汪地灵活转动不住,实在叫人啧啧称奇。
秋高气爽,江风万里,船只顺流而下,半日就行出好远。卢振从船尾取了些鲜鱼喂给它,这白鹭老实不客气地吃完了,又将头钻进翅膀后面睡觉,却一声儿也不出了。卢振一惯冷面冷语,却不是个硬心肠的,此时看了不由又觉得好笑。一日过去,船行数里,到了晚上,卢振又拿了鱼来喂它。昨晚在渡头买的一兜鲜鱼,给这白鹭吃了个干干净净。
卢振见它乖觉,便它翅膀和腿脚解开,意思放它自去。那白鹭也许是被困得麻木了,犹自缩在那里不动。卢振也懒得管他,只径自去睡了。时到中夜,只听得船头两声咕咕的低鸣,随后几许振翼之声,卢振被惊醒,掀开船篷一看,之间黑夜江天上一点白影渐渐远去,很快就没入夜色尽头。卢振睡眼朦胧,知是那白鹭飞走了,只瞧了一眼,便又睡去。
第二日起来,仍旧是赶路。他们一路顺水而下,此时已经离杭州府不远,只是越近,卢振却越紧张起来。他痴爱兵器,一直想去藏剑山庄求一身神兵宝甲,只是早就听同门说过,这种事情多半要靠撞运,神兵不是天天都有,有了也未必适合自己。此番休沐期长,如果求不到称心的兵器,以后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有机会了。
越往东南方向走,江上长风渐而止息,这一晚没来得及赶到下一个渡头,船家便将船只停泊在江中一处小小沙渚上。远望岸上只见旷野寂静,了无人烟,只有清浸江水,皓月沉浮。沙渚附近生着无数秋芦苇,夏日时必然翠绿浩荡,只是在这白露秋霜过后,一根根结出了苍灰浅白的芦花,无数的银絮被舒缓江风一吹,四下里贴着江水飞飘不住。卢振坐在船头上,满心想着此行目的,眉头不由得越皱越紧,想了一阵也没个结果,只想钻进船舱睡觉,转身立起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船尾后面,沙渚附近,悄无声息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泊了一只小舟。
卢振走到船尾那边去看。靠近了才突然看清,月色下那船头上卧着个白衣美少爷,双手枕藉脑后,正一动不动地凝视中天江月。似乎是卢振的脚步声惊动到他,他转头往这面看了一眼,然后起身立在船头,卢振走得进了才看清,这男人看起来也不算太年轻了,约摸三十多岁,只见长发高束,腰悬长剑,白色劲装绲着金边,容貌算得好看,却也不是十足的俊俏。双颊略嫌瘦了些,下巴线条硬秀冷峻,只是一双眼睛弯弯的却透露出许多亲善风流。
夜里一起停泊在这四下无人的荒野江渚上,也算缘分。卢振见他年长,便先点头行礼,招呼了一声。
那白衣男子拱手道:“这位军爷瞧着面善。既然一同泊船在这里,也算缘分了。”
卢振应了一声,却陡然觉得这男人一身打扮,像是藏剑山庄的弟子,迟疑片刻道:“阁下……是藏剑山庄的人?”
白衣男子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卢振的问题,只道:“幸会,在下叶栖白。”
注:部分梗和套路有参考《太平广记》《西京杂记》《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