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鸡毛咯咯鸡
鸡毛咯咯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5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克版【梁祝】莫说蝴蝶梦

(2012-03-06 21:51:11)
标签:

祝英台

影评

鸡毛

梁山伯

蝴蝶

分类: 电影世界

                              徐克版【梁祝】莫说蝴蝶梦

                                                                                      文/鸡毛

 

奈何生、洪流浊世

    公元三百多年,时至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入主中原,当时的西晋王朝宣告灭亡,胡人相继在北方大地上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西晋残余势力南渡长江,依靠天险,拉拢南方权贵大族,拥立琅琊王,建立新的政权,史称东晋。

    这不仅是一个战争频仍的乱世,还是个门阀林立的时代。皇权衰落,以众门阀大族势力最盛,于是朝廷中的大小官员相继依附门阀,地方官员依附朝廷官员,地方大户依附地方官员,市井小民依附地方大户。于是整个东晋王朝是一连串的连带关系。倘若把东晋王朝比作一棵大树,那诸大门阀就是树干上萌蘖出的粗壮的大枝,各官员即是大枝上的小枝,地方大户则为小枝上的细枝,市井小民则是细枝上的嫩芽。

    有人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大染缸。不喝酒的人可以变得酗酒,不偷盗的人可以变得杀人放火,孝顺的人可以变得六亲不认。很多事往往不是个人所能阻止的。当一种事物已然成为风气,你若不随波逐流,那就成了异类,自然成为攻伐的对象。

    攀龙附凤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弱势群体只有依附强者才能过上充实的生活。为了这个目的,谄媚逢迎的有之,损人利己的有之,认贼作父的有之,吸痈吮痔的有之……当时还有一种流行的上位方式,就是子女联姻,往往是弱势群体为了图荣华慕富贵,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强势群体,对方无论是未发育的孩童,抑或是七旬老头,照样是要嫁的。而梁祝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祝员外是上虞一门大户,平时就爱依附权贵,以谋私利,因此也得了个官职。影片为当时的人设定了一种风气,擦粉化妆。每个人都要擦粉化妆,不论男女。擦粉化妆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脸色,呈现神采,每个人都化得容光焕发。化妆后的人,都是红光满面的,没有人看得到你是悲伤,还是愤怒,每个人看人都是高高兴兴、笑脸迎人的。无论他们遇着什么事,吃了什么亏,他们的那张脸永远不会变。

    那时候的人是虚伪的,权贵间的交往从不以真面目示人。每个人脸上都打着层很厚很厚的粉,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牌是什么。这一天祝员外从外得意洋洋的回来,因为他找到了新的靠山,马家。他要跟马家联姻。只有这样,他才能显得比他的对头略胜一筹,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光宗耀祖。而他,完全没有了解过女儿的心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祝英台是祝员外的女儿,从小就养在深闺。但她不喜欢琴棋书画,不喜欢绑着双脚走路,她喜欢爬上屋顶,眺望外面的世界,时而嬉戏着笼子里的两只蝴蝶。她天真浪漫,喜好自由,但是她无可避免来自父母的压力。琴棋书画仿佛就是她的恶梦,当他父亲亲自考验她琴棋书画的时候,她出尽了洋相。弹琴则弹到弦断,读《诗经·月出》也不像样,就连写大字也写不好。对于这么一个任性叛逆的女子,在当时注重名教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当时的女子,要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顺从是女子最大的德行。出于对家族的考虑,祝母决定让英台女扮男装,送往崇绮书院读圣贤书,学习礼仪。

    得出远门的英台,坐在马车上,看着经行过的青山相待,白云相爱,鸟鸣嘤嘤,空气舒泰,直到崇绮书院。英台看到崇绮书院的第一幕,是在树林琴课。那是落英缤纷、香气四溢的时节,堂间有几棵合抱大树,参天而起,满堂学生一袭白衣优雅,席地而坐,人各一琴,琴声悠扬,极尽风流之所能事。当时有个叫梁山伯的学生在席间调琴,老师说,“梁山伯啊梁山伯,你只有琴音全无神绪,五音乃发自心肝脾肺肾,五行具备,缺一则五音不齐啊。”他缺的是情,这也恰恰为后面做了伏笔。

    女扮男装的英台,一身白衣,依然掩盖不了她的活泼秀气,她打堂边坎上走过,很好奇地看着堂间学生,堂上学生也纷纷侧目来看,是多么的美好。她渐渐注意到了他,凝视了良久,施以一笑,他也侧过头来,报以一笑。笑得是那么自然,那么清新。她没有注意到别人,偏偏就注意到了他,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或许这就叫做因缘,因是“先无其事而从彼生”,缘是“素有其分而从彼起”,一切都是他们自性地牵引。感情的事如云聚云散,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风

    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树林里的第一次见面让英台觉得素有其分,书库里的第二次见面,她让他留在书库看书,是种莫名其妙的牵引。上课打钟,两人毫不顾忌他人眼光地搞怪,一次山伯生病起晚了,英台就替他打钟。分水而睡时,她无理地打他。考试的时候,他故意拖住老师,帮她作弊,结果罚定重考。温习功课悬梁读书,英台复考时做着悬梁的动作,才能想起背诵的内容。

    两人琴课上受罚,英台替了山伯毁琴之过,罚站到天黑。山伯感怀地调起了琴,琴课老师坐在楼头,捻须品茶,微微颔首,大抵是这个琴音,心肝脾肺肾具足,五行皆备,是有情之声,恰是为之前对梁山伯“不知情为何物”的评价而反正,梁山伯懂情了。本来哭得梨花带雨的英台,听到了山伯安慰的琴音,渐渐地心驰神往,一往情深。而院仕夫人也听到了,先是纳闷而动容,却有着一层忧虑。这会否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悲剧……

 

最悲是、生死相许

    山伯终究要去科举,他走的那天,也是在树林琴课。这次是英台坐在堂间,山伯挑担自堂边坎上过。缘于此,却偏要别于此,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英台弹起了当日罚站时山伯弹的那首琴曲,为他送行,离别愁绪,一时涌上心头,低面泪双流。

    祝员外苦于对头又攀高了大官,自己处于弱势,所以急忙招英台回去联姻。英台愁苦之际,让人去找山伯。山伯十八里相送,情根深种的两人抵不住心中情的火焰,纵使在老天爷大雨的训斥下,也不能压低他们心中对情的渴望,在山洞中他们行了夫妻之礼。当他们看到洞口的菩萨像的时候,心中不可抑制的羞耻,急忙拿树挡着,这一刻的狂欢是偷来的,是见不得人的。情欲,情欲。欲如火,是来自身体的冲动,容易燃烧自己和他人。情如星,是发乎心止乎礼的,星星虽美,却只欣赏而不强求占有。如果说山洞里的狂欢是一时的冲动的话,那英台让山伯做官后就上门去提亲,则代表她足够冷静,要为自己的幸福做选择,决心要做梁家的人。

    山伯成功当上了县官,他依约去英台家提亲,路上却遇到了马家的提亲队伍,知书达礼的山伯却让他们先过。这是多么可悲的错误。这时无故的大风沙起了,似是天地对山伯而惋惜。

    可山伯呢,他看到马家的聘礼,又受了祝母的冷言冷语,终于得与英台楼台叙话。但是他退却了,他觉得到了这步上,是错误的。山伯无奈地要退出,而英台执着地要私奔。

    英台一直养在深闺,没体会过外面的人情冷暖,她喜欢两只蝴蝶在一起,羡慕有自己的爱情,她把自己最喜欢的两只蝴蝶从笼里放走,祝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想困住他们。当一个人从不缺物质的时候,往往很执着精神方面的东西,譬如爱情。

    而梁山伯是落漠的仕族,过尽了穷苦生活,他母亲千辛万苦供他读书,只为中举当官,脱离穷困。现在他好不容易才得到县官的职位,却要执着于不可能的感情问题,这是正常人不会做的。当一个人过尽物质缺乏的日子,一旦有个不缺物质的机会,很多人往往很难拒绝。可是梁山伯还是选择了私奔。一个人能抛弃千辛万苦得来的权位,而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他真是千古傻瓜。但正因为他傻,所以世人最爱的权位,他却不知道爱护;正因为他傻,所以世人最怕的是天涯流浪,而他却宁愿双双沦落。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么悲凉的诗啊。承诺是一辈子的事,既然承诺,那自己的一生就搭进去了,不管是什么艰难险阻,为了承诺,都要生死相拼,以一辈子做代价。

  

我与我执、谁破得

    院仕夫人的忧虑是对的。祝夫人以前也是女扮男装去崇绮书院读书,和一个叫若虚的书生相恋,但是最后她嫁给了祝员外,而那个书生当了和尚,一直在崇绮书院,还成了梁山伯的好朋友。祝夫人她不是像英台那样纯真的小女生,十几年世俗礼教的耳濡目染让她蒙了心。从她嫁给祝员外就知道,她早就认可了“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这一阶级理念。她是这样,她也要女儿这样。

祝夫人让人打伤了梁山伯,把女儿锁在房子里,连门窗也钉上木板,房子里是阴暗的,她靠在门窗边,任阳光照进窗格缝,照在脸上,只有那阳光还是温暖的。她已经不再是能爬上屋檐看外面世界的小女生了。残忍的父母,连这最后一点阳光都不肯给她,硬生生地钉实了最后的格缝。房间彻底成了黑暗的所在。

    而祝夫人则去求山伯写别书。她说的对,“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你和英台的命运吗?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吗?要怨就怨你生错地方,怨你生错时候,生在我们这个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是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你们两个就能改变这个时代”。

    祝夫人也是个伤心人,十几年前,当她像英台那样大的时候,她肯定也像英台那样抗争过,以为凭自己就可以得到幸福,就可以改变身边人的看法,但是无疑她是失败了,在这个浊世洪流中,没有真正的爱情。门不当户不对,是不会有结果的。他们改变不了世俗的家族观念,如果私奔也无法在外面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爱情是需要被保护的。

    若虚和尚去找了祝夫人,他们拿鱼来比喻英台和山伯,和尚说应该把池里的鱼放了,让他们自由。可是祝夫人义正言辞地说外面环境恶劣,适应不了,他们会死的。和尚又说,世上本不该有池的,他们本属于江河大海。在祝夫人的心里,是为了他们好。她觉得乱世险恶,孩子们需要在大人的保护下才会有安定幸福的日子,如果他们私奔,在乱世中很难生存。而且,她不相信爱情,没有永久的爱情。爱情只是物质满足后的精神奢求。开始两个人有爱情,但是私奔后生活穷困,每日苦于生计,人心思变,爱情就会变质,没有父母照料下的孩子,只会更苦。祝夫人的观点是出于一个做母亲所考虑的,而和尚则是宏观地看待问题。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是江河湖海,一家一户就是小池,家人就是池鱼,在佛家世界观来看,家只是种精神束缚,佛以四海为家,他觉得生灵有自性,应该还以自由,让他们各自修行,在父母的约束下,是不会有进步的。

    和尚说祝夫人要的太多,连别人的也要。网开一面,功德无量。其实当时的社会上有着很多像祝夫人这样的人,他们有操控欲,有的是以一己之念做坏事,有的是以一己之念做好事。而祝夫人属于后者,归根结底还是太过执着。她先入为主地觉得女儿脱离了父母、对方又不是个强大的家族,这是没有幸福保障的。世人都如此执着,所以有胡汉划江而治的乱世,而和尚着眼处大,但是往往曲高和寡。

 

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山伯写别书,吐血而亡,死前吩咐把墓葬在英台出嫁的路上。英台拿着山伯吐血的书文,悲痛莫名,竟泣下血来。在祝家父母软硬兼施下,英台还是执意要让花轿经过山伯的坟墓,祝母不忍,终于答应,而临行时,祝员外却暗中吩咐家丁绕道而走。

    出嫁了,祝家每个人都化妆了,擦了厚厚的粉,每个人都擦得红光满面,但是没人关心英台妆粉下的泪痕。

    出嫁时,风雨大作,山路塌崩,风沙指引绕路过到山伯墓前,英台脱下新服,露出麻孝,为山伯哭灵。她为当初山伯的琴声填了词,写在了山伯给她的血笺上:

    无言到面前, 与君分杯水。 清中有浓意, 流出心底醉。不论冤或缘,莫说蝴蝶梦。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生不能同襟,死也要同穴。此时风雷大作,老天爷又下起雨来,这次的雨不同于观音洞里那训斥的雨,而是洗濯的雨,雨水褪去了英台脸上的粉底,露出清净的容颜。记得在书院里,英台跟山伯说过,她不喜欢化妆。世人都化妆,没有真面目,她要以最真最素的自己去见山伯。

    坟墓爆裂风把红巾吹上英台的头上,英台以新娘的身份跃入坟中,与山伯化泥相聚,墓复合拢

    若虚和尚从英台的画上撕下两只蝴蝶,展开在掌心,它们便双双翩然飞过万世千生去。化蝶浪漫吗?梁祝的故事被吟咏了几千年了,大家都说浪漫。不过这浪漫的由来是需要代价的。幸福的爱情不该是这样的,幸福的爱情应该是极尽平淡的,幸福的爱情是有能力来保护着爱情,自己可以保护的爱情,才会平平淡淡。而梁祝的爱情,他们以为能改变一切,可是他们是没有办法冲出桎梏的,最后沉溺在世俗的洪流里。但是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化蝶相聚相爱。

    李碧华说过,“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世上像梁山伯和祝英台这样的情人有很多,数也数不尽,但是像他们这样敢自我选择、不顾世俗的少之又少。其他的人都只能化蛾、化蟑螂了。只有承诺之重、又生死相许,只有全身全意爱一个人,不求回报,不顾惜所得的、将失去的,才能化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