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2012-06-18 09:10:25)
|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P114—115
目标预设:
1.通过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对本册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初步感受数据收集的过程。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数学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各项活动头像图片、每生一份作业纸
教学互动流程:
|
过程目标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情境导入
(通过学生充分观察图,尽情的说,来展示学生的观察顺序和语言表达能力。)
|
1、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你们平时都喜欢参加哪些项目?
2、课外活动了,去看一看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都在进行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
1、学生自由发言。
2、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足球……
|
|
二、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
电件演示:
1、跑步比赛现场
师: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什么?
师:你能给他们排排名次吗?
师:找出第5名的同学,隐去前后的人,他前面有几个人?他后面有几个人?(学生回答后加以复原验证)
师:请小朋友在作业纸上找出第三名的同学,在他的下面画上
师:如果我们要给他们颁奖,应该颁给哪些人?用圆圈把他们圈起来。
师:刚才有两个3,它们一样吗?
2、跳绳现场
师:跳绳的有多少人?
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板书。
师小结:原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那么多方法,有用数一数的方法,有用算一算的方法。
3、踢足球现场
师:现在老师不要小朋友数,就用算的方法算一算操场上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教师收集不同的答案进行板书。
集体讨论:
师: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4、收集其他活动人数
师:我们再看看还有哪些活动,有多少人参加?
5完成统计图
师:我们在操场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不同的活动有多少人参加,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到操场上去看,也能知道活动的情况。那就是我们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制成一张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解释:图左边一列的形象图表示各种活动,右边的人头像表示人数,每项有几个人参加,就涂几个头像。
师示范第一行:有4个人参加爬竿,就涂4个人头像。
师:这一组同学完成得最快,请你们介绍一下你们组的经验,好吗?
师:我们在活动时不但要合作,也要学会分工。
比较照片与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6.知识引申
师:看到统计图,老师有一个问题:踢球的比做操的多几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
能像老师一样提问题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
1、学生先独立仔细观察图,再说出:一共有8个人在跑步……
2、指名学生给跑步的人排名次。
3、指名学生回答。
1
4、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5、比较第三和3个的不同。
6、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①用数的
②用算的
9+3=12(人)
4+7+1=12(人)
11+1=12(人)
8+4=12(人)
7、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
5+5=10(人)
9+1=10(人)
6+4=10(人)
8、学生看图汇报:
爬竿的有4人,做操的有5人。
9、每组合作完成一张统计图表(要求每人涂一项)。
更容易看清有多少人。
一下就能看出哪样活动人数多,哪样活动人数少。
有数的,有算的。
同桌合作
|
|
三、总结
|
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由此可见,数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为了我们今后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应更好地学习数学。
|
|
附板书:
我们的校园
跑
步 8人
跳
绳
9+3=12(人)
4+7+1=12(人)
11+1=12(人)
8+4=12(人)
踢足球
5+5=10(人)
9+1=10(人)
6+4=10(人)
爬
竿 4人,
做
操 5人。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