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田现象
(2011-03-31 14:08:36)
标签:
安田
价值观
回报社会
慈悲
佛
孤独与否
禅宗
杂谈
|
|
昨晚上朋友叫我去看3月26号节目的非诚勿扰中的安田。今天早上看到腾讯的新闻中许多人对安田的议论,我觉得可以用“安田现象”来形容了。
一个接受了西方高等教育的自由奔放的理想主义者,放到我们的社会和公众和面前是如此适应不良一个男人。谈到适应不良,我马上想到罗洛`梅著作中写道他所认识的一些非常出色的心理治疗师是严重的适应不良的情况。
看完节目之后,我敢肯定的是,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中,像他这样的人也并不多!因为他就是如嘉宾所评论的“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体,而这样的人即便是放在西方国家并不是很多很常见的。而且我还敢肯定,安田这样的人绝不会选择做一名投机商,即便是选择了,他也无法做好。因为他太“自由奔放”了,对于许多规则,无法遵守,太过天真,不以私利为生存目的的人,怎么可能做一名投机商呢?
他活着只是为了做他自己,然后坚守他的价值观。很高兴他的价值观是:回报社会。
许多人不懂得,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能够回报社会,忘掉私利,已欲,这个人会比那些常常为了私利已欲的人活得快乐得多,自在得多。生在德国汉堡在我国乡村志愿支教十多年的卢安克不正是如此吗?他没有像安田这样的高智商和显赫学位,同样也没有安田的“适应不良”的表现。但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去实现它。
这让我想到我看那个评分很高令我印象也很深的电影《圣诞传说》中的男主角,你觉得他孤独吗?也许吧,但是他的孤独却是丰满的。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给孩子们带去欢乐同时给自己带来满足和快乐。
想到自己的时候觉得很惭愧,到底我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呢?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很自私的人,大多时候考虑的还是自己,而且无法放弃的东西还有很多。我觉得是否我亏待了命运给我的礼物,我的生命我的健康及我所得到的一切,我是否应该利用它们来做些什么呢?
在这简短的几十年中,我并不知道自己的路有多长,但是在活着的时候,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然后自己又能否去实现它。
佛家教人与人为善,菩提心和慈悲心,也无不是展现一种大爱,以大爱来包容小爱,于是小我也可以变成大我。前阵子读《景德传灯录》,了解到中国禅宗史或说本土佛教史上许多有名禅师的生平经历,大多是特立独行,“不刻守规矩”的人,这只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他们找到自己终极的价值观和“内在的规则”,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和规则,他们可以不需要依附别人的价值观和规则去行事和生活,他们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而且是充满自信地,无所畏惧地,特立独行的。记得有一个对话:
问:“如何保任此事?”答:“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坐。”
意味深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