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ETPHOTOS
首发于帮你买到好产品的“相机笔记”
(这是一个V信号)
从1987年3月至今,佳能EOS单反相机系统即将迎来她的30岁生日。回顾这30年,10款产品串联起EOS系统的进化历史。
本系列,ET打算写10篇文章。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安排胶片机身3款、数码机身6款,剩下一篇也就是本篇的EOS超大光圈镜头。
第二回:明锐之眸
★EOS超大光圈镜头★
○●●●●
引子
在从MF到AF的转变中,美能达、佳能选择启用新卡口,尼康、宾得则选择在原有卡口上继续修补。和美能达相比,佳能的新卡口不仅在技术上领先一筹(上一篇中提到的全电子卡口),规格标准也富有远见——这里要说的就是“理论最大光圈”。
对于一个可换镜头相机系统,机身卡口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镜头的最大光圈。这里有两个关键参数:法兰距(像场定位距)、卡口直径(准确来说是有效内径)。最大光圈=法兰距÷卡口直径。简单来说,机身薄、开口大的机身更容易做出大光圈镜头。
佳能EF卡口的最大光圈 = 44÷54 = 0.81
尼康F卡口的最大光圈 = 46.5÷47
美能达A卡口的最大光圈 = 44.5÷50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上限还要再小一些。但佳能在制定标准的时候确实更有远见,为实现超大光圈镜头打下了基础——正因如此,佳能才能提供一些超越其他135镜头厂商规格的产品。
●○●●●
EF 50/1.0L USM
EF 50/1.0L USM发布于1989年9月,是目前光圈最大的135全画幅AF镜头。按照ET提倡的”等效概念“,135全画幅50/1.0 = 44×33画幅63/1.4 = APS-C画幅30/0.66 = 4/3画幅25/0.5——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画幅并非越大越好,而是135全画幅真的最好。
从公开采用新镜头卡口(1987年3月)到推出EF 50/1.2L
USM立式2年6个月。这样短的时间,想必佳能也想迅速验证新镜头卡口的为例,并给其他竞争对手一个大大的暴击。在今天看来72mm口径、985g重量其实并不夸张(蔡司OTUS
55/1.4是77mm口径、1030g),但在当时也毫无疑问是一枚“巨无霸”型镜头了。
在EF 50/1.0L USM推出8年后,佳能又发布了EF 50/1.2L USM,重量缩减到590g、定价也大幅缩减(标价减了50%,还不算通货膨胀)。虽然光圈小了约40%,但EF 50/1.2L USM的规格依然傲视其他竞争对手。
* 本段只突出EF 50/1.0L USM和EF 50/1.2L USM的超大光圈,并不肯定其画质表现。
●●○●●
EF 85/1.2L USM
同在1989年9月,佳能还推出了另一只“大眼睛”镜头:EF 85/1.2L USM,它和50L一样,光圈规格冠绝其他所有竞争对手——135全画幅85/1.2 = 44×33画幅110/1.5 = APS-C画幅56/0.8 = 4/3画幅42.5/0.6。
如果你看过50L、85L的后组,就会知道这些镜头在设计上有多么极致——电子触点贴在后组镜片上,整个卡口已经没有空间容纳更大镜片了。
2006年,为了迎合数码相机的普及,佳能对EF 85/1.2L USM进行了升级,这便是我们今天能买到的EF 85/1.2L
II USM。除了改进镀膜和提高AF速度外,新的85L
II也没有其他改进了——恩,或许在这个规格上确实没有多少改进的余地了。
●●●○●
EF 200/1.8L USM
在前一篇中我们提到,佳能选择让镜头内置对焦马达,从而大幅提升驱动效率、缩短合焦时间。受此裨益最大的莫过于体育摄影师,而佳能也在推出EOS系统后快速完善中长焦定焦镜头群——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白色炮阵”。
第一款是EF 300/2.8L USM,它也是最先配备USM超声波马达的镜头。接下来就是EF 200/1.8L USM和EF 600/4L USM。EF 200/1.8L USM是目前最大光圈的200mm AF定焦镜头,200mm F1.8大光圈所能实现的焦外虚化效果是50mm、85mm大光圈镜头所无法比拟的。它的继任者EF 200/2L IS USM虽然加入了防抖功能,但最大光圈略有下降。
在足球、田径等室外比赛项目中,400mm是标头;在乒乓球、篮球等室内比赛项目和舞台、T台拍摄中,200mm则是标配。如果想要兼顾室内室外的拍摄要求,并且追求机动性,200mm定焦 2X增距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正因如此,大光圈的200mm定焦一直深受新闻、活动摄影师喜爱。
发两张ET在某活动红毯环节用EF 200/2L IS USM拍的照片(为了找这两张图,差点拖过0点推送……然而这个压缩是什么鬼……)
●●●●○
尾声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3款镜头外,佳能TS-E 17/4L移轴实际上也是一个规格顶点。卡口大小不仅限定了中长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也限定了广角、确定光圈下的最广焦距。尼康目前只能做到19/4,而在15-20mm这个范围内,其实每广1mm都是另一篇天地。
进入数码时代后,可用ISO不断攀升,我们对于超大光圈镜头的需求也在逐步下降。而与画质堪堪可用的超大光圈相比,画质可用的大光圈(F1.4、F1.8)显得更为重要。正因如此,尼康在推出新58mm时选择了并不夸张的F1.4光圈,关于佳能新一代50L、85L的传闻也基本确定是F1.4光圈。
所以,恐怕未来我们也再难看到像EF 50/1.0L USM、EF 85/1.2L USM这样的超大光圈AF镜头了(当然一些小厂商为了炫技和噱头,还是会推出一些F0.95、F0.85甚至更大的手动镜头)。
★交流社群★
添加V信号CameraNote2,回复佳能、尼康、索尼、富士、M43进群。每人只能加1个群,群内禁止发任何链接,禁止私自拉人,禁止讨论敏感话题,每次发图不超过3张。
★联系方式★
微博@ETPHOTOS | QQ:490148120
V信 CameraNote、CameraNote2
(请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