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相机(2)相机的画幅

标签:
相机画幅感光元件 |
不好意思,由于工作和身体的关系,原本应该在上周完成的这篇内容一直拖到了现在。
『相机的画幅』
在前一节《相机的分类》中,ET说按照画幅,大致有35mm相机、中画幅相机和大画幅相机这三种。马上就有朋友评论了,说35mm相机和135相机是什么关系啊?我们现在见到的APS-C画幅、4/3画幅又算什么啊?如果你听了今天(1月13日)的语音,应该已经知道了:135胶卷是35mm胶卷的一种,所以35mm相机包括但又不完全等于135相机。
什么是画幅?
如果你有见过冲洗好的胶卷,那么画幅就是其中一格底片的大小。而对数码相机来说,画幅就是感光元件(CMOS/CCD)的有效尺寸。
PS.有些文章会把35mm解释为胶片的宽度或者对角线长度,这是错误的。胶卷的多少毫米是包含过片齿孔的宽度,比如135胶卷的宽度是35mm,有效部分约为24mm;110胶卷的宽度是16mm,有效部分约为13mm;120胶卷的宽度为60mm,有效部分约为54mm。
常见画幅有哪些?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数码相机,大多是从35mm胶卷相机进化和发展而来的,而与35mm胶卷有效尺寸完全相同的,就被称作是35mm全画幅(24mm×36mm)。由于数码相机不再需要更换胶卷,因此感光元件的尺寸也就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如下表所示,我们今天常见的画幅有10余种之多。
ET很想用更形象的语言说明各种画幅的大小,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参照物太少)。这里给两个参考:1/2.3英寸的实际面积和1粒红豆差不多、而1英寸的实际面积则和成年男子小手指指甲差不多。
画幅有什么影响?
画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机的成像质量,同时也对体积、价格产生影响。如果用汽车打比方的话,画幅很像是排气量——一般来说,排气量大,车大、动力强、价格高;同样的,画幅大,相机大、画质好、价格高。
『扩展阅读』
随便百度一下也知道1英寸是25.4mm,但在计算感光元件尺寸的时候,1英寸实际上是16mm。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大概能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电视摄像机使用的感光元件是真空管,而真空管外面有一个玻璃罩。1英寸外径的真空管,实际成像区域大约是16mm。虽然现在我们早已抛弃了真空管这种古董技术,但1英寸等于16mm的工业标准却被保留了下来。
中画幅数码相机也有全幅与非全幅的分别。比如宾得645D的感光元件尺寸是44mm×33mm(不全);飞思IQ180/280的感光元件尺寸则是53.7mm×40.4mm(全)。尽管宾得645D的感光元件不是全幅的,但它仍旧大于35mm全画幅。
前一篇:【2014-1-11】谈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