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ET赴上海参加了尼康公司的『精彩秀尼康』主题展会(图文报道速报)。欢迎午宴上,ET和几位同行,与尼康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北端秀行先生就单反、无反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在交流中,ET整理出一些思绪,现在发表出来与大家分享。
1.之前两年,ET曾预测无反相机将会从中切入,逐渐蚕食便携相机和入门单反相机的市场。然而在今天看来,虽然无反相机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以索尼RX100为代表的高端便携相机,和以佳能650D为代表的入门单反相机仍持续热销。便携数码相机市场确实萎缩不少,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智能手机而非无反相机。
2.造成无反相机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回落的原因很多,在ET看来至少有以下几点:
发展瓶颈:与单反相机相比,无反相机的组件更少,发展快速但也容易到达硬件瓶颈。近两年来,各大厂商的无反相机新品都或多或少存在更新频率快、升级幅度小、特色功能少的情况。
发展瓶颈:与单反相机相比,无反相机的组件更少,发展快速但也容易到达硬件瓶颈。近两年来,各大厂商的无反相机新品都或多或少存在更新频率快、升级幅度小、特色功能少的情况。
定价策略:一些厂商的无反相机上市初期与退市前的价格落差过大,尤其是在上市3-6个月的价格跳水,让消费者对新品始终抱有怀疑态度。很多无反相机的售价并不比同规格单反相机更便宜,而这并不符合面向普通摄影爱好者和家庭用户的初衷。
规格混乱:单反相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画质与性能表现在大家心中是有一个大致标准的。然而,无反相机从感光元件方面就有1/2.3英寸、1/1.7英寸、1英寸、4/3英寸、APS-C画幅5个规格,成像质量与综合性能的差异性非常大,这不利于这一类型产品的整体推广。
命名混乱:从2008年至今,5年的时间并未让无反相机市场得到一个统一的命名。单反、单电、微单、无反,加上EVIL、ILDC、CSC等英文缩写,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这其中,某些厂商既有推动左右也有捣乱行为。
消费观念:在今天,很多初学者仍旧坚持『大就是好』的消费观念;而不少有经验的拍摄者却在积极考虑购买无反/高端DC作为备机——这往往与厂商们的初衷是完全相反的。
3.尼康或是其它厂商,都曾问过我们如何看待无反相机市场。今天,ET要对这个问题做一次总结性的回答。
关键点1:无反相机能否满足专业体育、生态摄影师
相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以满足专业摄影师,尤其是体育、生态摄影师为根本的。至少在今天,单反相机在连续追焦性能、反应速度和可靠程度上都优于无反相机,也就是无反相机还不能满足体育、生态摄影师的使用需要。只要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改变,单反相机就不会被无反相机真正取代。
关键点2:佳能、尼康是否愿意牺牲入门单反产品
大多数零基础的消费者更偏爱单反、更偏爱佳能、尼康。只要佳能、尼康仍在生产650D、D3200这样的入门级产品,而不是主推相同价位的无反相机产品,那么这种消费观念就更加无法转变。
综上所述,决定单反/无反发展趋势的是佳能、尼康,而不是索尼、奥林巴斯、富士在内的这些厂商。至于媒体和消费者,前者的观点、态度并不会真正改变厂商的发展计划,而后者其实更多是在享受和消费产品。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个性化的观点、意见并不能左右整个市场的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