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就章】旅行摄影中关于摄影器材的小贴士

(2013-03-14 14:38:01)
标签:

旅行摄影

  最近一直在整理旅行和日常生活中拍摄的一些照片,突然就想结合自己的拍摄感受,写些旅行摄影中的摄影器材小贴士,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在ET看来,至少要在出发前三周,开始研究目的地的相关情况。尤其是以摄影为主要目的的旅行,除了要考虑天气、交通、住宿、饮食等问题外,还要特别留意下主要拍摄地的适宜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不是去了无人烟的地方探险,因此通过图片搜索、街景地图等功能,可以快速建立对拍摄地的第一印象。

实例1:如果在搜索引擎上找不到好看的摄影作品,不妨到网易摄影这样的摄影社区上搜搜看。看到令自己心动的作品时,别忘了关注下拍摄时间,以便调整自己的旅行计划。

http://s6/bmiddle/66783fc5td7dd8ed95905&690
去秦皇岛前拿掉了近摄镜,结果很后悔……

 

  了解旅行过程、拍摄地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就能根据可能出现的场景挑选自己的摄影器材。通常来说,24-120mm左右的中焦镜头以及17-35mm左右的超广角镜头是旅行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而像远摄镜头、三脚架、闪光灯、滤镜等器材,往往“不用则以,一用惊人”。ET通常会把可能用到的器材都挑选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摄影包、行李箱做出取舍——特别对于那些不能自主决定节奏的旅行,千万不要让器材成为行程中的负担。

实例2:去厦门前,ET查到会有日环食但那段时间厦门的天气都很糟糕。考虑到这有可能是一生一次的场景,所以出发前还是带上了一只长焦镜头。非常幸运,厦门的天空居然在日环食当天放晴了。

http://s10/bmiddle/66783fc5td7dd89d83eb9&690
去年厦门之旅所携带的各种器材

 

  如果需要添置器材,一定要在出发前2周就开始采购,避免因为快递问题影响使用。对于初次接触的器材,一定要在出发前多试用一下。如果因为档期或者其它原因,不得不带陌生的器材出门,那就最好携带说明书或把电子版文件放入随身电子设备中。

实例3:ET曾因为引闪器不能正常工作而在旅行过程中求助朋友,当然,自己也接到过朋友因为器材设置问题的“紧急求助”。除了通话费不菲外(主要是海外旅行),最关键地还是影响心情。

 

  ET往往会在旅行时携带2-3台相机、若干镜头以及大量附件,但是,并不是说旅行中的每时每刻都要携带这些器材的。总体原则是以器材箱、双肩大包收纳和运输器材,而以腰包、三角包、镜头筒来随身携带器材。至于当天不需要使用的器材,锁在酒店保险柜里就好了。

http://s16/bmiddle/66783fc5td7dd94d1c6af&690
家里的包要足够多,出门时的包却要尽量少。

 

  大家都理解“器材是拍照的工具”,但ET还是很看重手中器材的品相问题。为了能在转手时有个好价格,ET通常会在购买新机器或拿到测试用机时,将肩带、热靴盖、镜头盖等各种小部件换成副厂产品。这样万一有个磕碰遗失,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当然,如果用得够多、拍得够久,照片大多会产生价值,这时候也差不多能坦然面对自己器材上的各种“勋章”了。

http://s16/mw690/66783fc5td7ddef77abdf&690
每次买器材也意味着又要添置不少小附件。

实例4:ET是滤镜党、附件控,出门时候各种零碎就够装1个小包了。除了妥善收纳和准备备用品外,切勿将“所有鸡蛋装在一个筐”里(比如滤镜、存储卡,比如钱包、护照、机票)。充电器是最令人头疼的,ET就曾害整个团队折返了一次酒店。

http://s6/bmiddle/66783fc5td7dd9d27bf75&690
需要充电的东西太多,线啊、电池啊最容易落在房间的角落里(还有转换头)。
http://s5/bmiddle/66783fc5td7dda609bb14&690
带USB的迷你路由和4路USB输出充电器。

 

  有些东西可能很不起眼,比如气吹、镜头布、CMOS清洁棒等。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最好还是在出门时备上一套。尤其对于现在的微单相机来说,CMOS上沾点什么简直太正常了。前期用心一点,后期往往能省很多时间。

实例5:上次去南京,XE1的CMOS上就不慎沾上了点东西,F5.6光圈下画面都会有黑点。所幸活动时路过的苏宁旗舰店里有CMOS清洁棒卖,59元搞定之(其实家里常备果冻笔,就是没想着带)。

本博客(blog.sina.com.cn/etphotos)作者为@滕飞-小喵的ET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理解与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