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邀走进幼儿园小班监班后,我忧心忡忡~

(2010-09-10 14:19:58)
标签:

幼儿园现状

担忧

幼儿园选择

育儿思考

育儿

分类: 幼儿园生活

自从微微所在幼儿园的小D班和小C班合为一个大混龄班后,我就一直隐隐的感到不安。微微也从5个孩子的小班进了这个20多个孩子的大家庭,这么小的孩子,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和20多个孩子一起生活,又赶上从前一直带微微的老师怀孕在家,她的适应程度到底怎么样?由于微微平时在幼儿园表现一直很不错,很让老师省心,所以应幼儿园老师的邀请,允许我进入小C班内监班半天。这对于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自然愉快的答应了。

 

早上9点半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已经自己铺上自己的工作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器具开始工作了。微微看见我来了,别提有多兴奋了,不停的叫,“妈妈,妈妈”。我说,“妈妈今天和一起工作,好不好?”,微微愉快的点了点头,然后一直牵着我的手,指着一排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积木,告诉我想玩这个。于是我看着她自己一块一块地把小积木运到工作毯上,还给我拿了一块小地垫,让我坐下。这时候,其他小朋友会不停的看看我,觉得很好奇,也多小有点羡慕吧。。。老师让微微先做一个树形排列,再做一个横行排列。微微今天显然光顾着高兴了,工作不太在状态,一会就站起来高兴的走来走去,一会儿直接从屋的一边爬到了另一边。再加上班里又新来了几个小朋友,纪律感更不强,所以老师们不得不一会儿招呼这个坐好,一会儿招呼那个小朋友回去工作,一会儿这个小朋友尿裤子了,一会儿这个小朋友推了另一个小朋友,两个宝贝儿都哭了起来。。。平时我光照顾一个小孩儿就已经觉得手忙脚乱,来到这里,看到这么多跑来跑去的孩子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应接不暇。

 

短短的一小时监班时间很快过去,微微和我依依不舍的再见,但一听见要开饭了,也急匆匆的回到了教室。回单位的路上,我的心却始终轻松不了。。。

 

当初之所以让微微19个月就去幼儿园,一是因为与其和请来的阿姨两个人在家,还不如和小朋友们一起,这样乐趣更多,更重要的是当时恰好遇见这样一家以蒙特梭利为育儿理念的幼儿园,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带5个孩子。其实我并不在乎孩子在幼儿园真正能够学到什么,也不在乎什么教学理念,快乐一定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当孩子专心的玩时,能够保护她的注意力,不轻易打断,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调皮或犯错误时,老师能给予最大的耐心、爱心去包容,去指导孩子,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也是在听完幼儿园的简介、亲子课,觉得小班的老师都很友爱,尤其是亲子带微微的老师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年轻女老师,言谈举止不卑不亢,对微微也非常认真负责,这才让我们下了决心,送微微来到这里。

 

而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小D班就和小C班合为大混龄班,现在已有二十多个孩子,三个老师,一个保育员。而据老师说,最多的要以1:10的比例招收30到个孩子。这一点让我实在难以接受了。可以看出,1:10的比例对于老师的耐心和爱心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样是面对调皮和不顺从的孩子,有的老师先是教导,后是批评,再后来就已经打起小屁股了。。。而这还是有我这样一个家长在监班的情况下啊。。。除了因为有我的存在从微微脸上看得出有快乐的神情,其他的孩子从我过去到离开,很少看见孩子天真、灿烂的微笑,都是处在一种或沉默,或懵懂的状态。当我坐在地板上和微微讲故事时,我周围立刻围上了五、六个孩子,他们一开始试探的看着我,但很快就有孩子趴在了我的肩上,显然孩子多么需要这样的亲近,而不是机械化的,日复一日的做着相似的工作,翻着少得可怜的几本已经低于他们认知需求的识图卡片。我不禁又要质疑,这个学校一个月的学费1400,在哈尔滨这样的二线城市,这样的学费已经非常高昂了,学校怎么可能连这些教育投资也跟不上呢!

 

如果说一开始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快乐才送孩子到这里,面临现在的处境,我真的需要重新评估我的选择了。这样让我对于幼儿园的选择标准有重新的认识。

 

首先,这与幼儿园环境的优劣,装修档次的高低绝不应该作为幼儿园选择的主要依据。只要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足以。

 

其次,选择幼儿园,先看的应该是带孩子的老师本身的素养,因为所有的教育理念也好,品质也好,都是从老师身上传递的。再好的幼儿园,如果没有一个有爱心,有毅力去坚守那份爱心的老师,华丽的装修全是躯壳!

 

再次,幼儿园的班级规模非常重要。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正是培养个人兴趣,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时期,这么多的孩子,如何能安安静静去专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个人兴趣的培养,专注力的保护实在很难保证。

 

其实,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真正有意思的游戏绝对是几十年不变的。而且这最好的学习场所,就是大自然,从自然中学习认识世界,哪怕就是小时候的逮蛐蛐,活泥巴,捡小石子,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其乐不穷。而这些绝对是整天呆在教室里德孩子所体会不到的。。。

 

育儿真的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作为80后的父母,我们有自己的育儿想法,却也要面对很多现实的无奈。在这里呼唤有更多共同想法的父母,我们能够一起努力,为孩子真正支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有限的童年中,能够只关注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