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微微的语言发展进程(一)

(2010-08-07 00:00:59)
标签:

22个月微微

语言发展

育儿

或许和自己本身是英语语言学出身有关吧,对于微微的汉语学习过程总会更留心的观察和记录。记得研一的时候自己还和室友们就母语即第一语言习得,尤其是婴幼儿的语言习得过程和发音规律作了一次主题报告。尽管现在Chomsky,Skinner,piaget等语言学大牛们已经离我渐渐远去了,不过脑海里残留的一些语言学知识感觉还是对于引导微微语言发展一定作用的。

 

其中认为最重要的应该要数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关键期假说)和The Opitimum Age(语言习得最佳年龄)

Critical Period Hypothsis(关键期假说)一般认为:

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4岁是语音学习关键期;

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期;

5~6岁是词汇能力发展关键期;

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 (The Optimum Age)是在10岁以内,在此期间大脑保持了可塑性,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可塑性开始消失,这是大脑左半球语言功能偏侧化(lateraization) 所造成的结果。(1)

 

尽管这些看似枯燥的语言学知识,我当时是边骂边学过来的,但现在想一想,对于引导微微语言学习宏观脉络的把握,还是有点作用滴,这里也顺便怀念一下那一去不复返的校园时光,虽说现在每天还穿流于校园的各条小道,但走在年轻的人群中,没有了那些熟悉的面孔,似乎还是少了些什么,失落的心情也是此起彼伏啊。随着7月毕业季节的结束,又一批和我们最密切的朋友离开了哈尔滨,一路向南,老公也成了实验室名副其实的大师兄,周围再想要找个能促膝谈心的也是可遇不可求,再加上有微微的绑定,我这个小妈妈也就只能每天埋头工作,下班陪微微,晚上微微睡下,再找回些自己的个人时间了。只不过现在有了博客,连脑细胞也被微微快站满了啊,人家都说女人一生孩子,至少傻三年。可不是吗,这几年我记得最清楚的只有微微哪条裤子尿湿了,吃了什么水果,随身包要装什么,疫苗打了几针了。。。轮到自己的事情明却总是丢三落四,得过且过。也就是五一的北京之行后,我又找回了一些自我的追求,读书、思考的乐趣,人生的绚丽多彩又好像对我重新敞开了大门,我想,这也是大多数自己辛苦带孩子的妈妈所共同经历的心酸过程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ZHE1SIGG.gif

 

感慨之余,我还得言归正传,记录下小微的语言发展经历。微微不算是个说话早的宝宝,尤其是对于女宝宝来说,算是慢了半拍了吧。

 

还记得刚满月,微微自己嘴巴里嘟囔着“啊~po”,我当时还兴奋的断定微微真是个小天才,这么小就会说“apple”了哈,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自己在那自娱自乐呢,呵呵。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

 

半岁后,微微会发“爸”,“妈”,“奶”三个最容易的音了,其中“爸”字因为是开音节,最容易发,这也就便宜了孩儿他爸,每天得意的说微微和他最亲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2ZHE1SIGG.gif

 

八、九个月,微微偶尔能说“爷”,“鱼”(微微不会噘嘴嘴,所以到现在“金鱼”还念成“jin wu”)

 

不过也就是这几个音伴随了微微相当长的时间啊,但凡能用手指到,或用她那独特的“嗯嗯”的表意万能词被我们理解的东西,她都绝对不开口。

 

一直到一岁,不管我每天多么不辞辛劳地跟他唱儿歌,讲故事,微微那会儿只对爬爬,走路感兴趣,对于说话这么费劲儿的事儿还是没多大兴致。

 

大约到了十三、四个月,微微能又说一些,如“门”,“灯”,“走”,“鞋”,“脚”,“梨”,“手”,“抱”,“尿”,等这些与生理需求更相关的单字。尽管这样,能说的词语加在一起也不超过20个。

 

而这一过程大约也持续了三、四个月左右,仍然惜字如金,能用手势的绝不开尊口。

 

到18个月之后,微微上了幼儿园,新鲜的语言环境,很多小朋友常用的语料刺激,使微微在语言上产生了很大兴趣,她开始学着自己要求表达事物了,并对事物的名称产生了重复的兴趣,尽管这是念的还是不多,对于难的仍然不学,只学自己觉得容易的。

 

18个月到20个月期间,微微应该是自己习得了大量的语料,能听懂大人大部分的意思,夸奖,批评,开玩笑都能有所表示。有时还反过来逗你,这时期让人忍俊不禁的小画面就太多啦。

 

真正心喜的变化,应该就是从第21个到22个月这个过程,微微开始愿意和我重复所有事物的名称,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并且能自己说出三个字的词了,只不过需要些技巧,如“三奶奶”她就会拆分成“三、奶奶”,“大妈妈”就会自动拆分为“大、妈妈”等,每当说完,得到我们的表扬,她也很满意,又有点害羞的笑起来,样子可爱极了。期间,微微第一次说出了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的短语,如“喝奶”,“我倒”

 

也就在这最近的两周内,微微的长期积攒的小词汇开始慢慢的像吐豆子一样慢慢从她那小茶壶里倒了出来,什么“碰头了”,“吓跑了”,“洗手”,“哇塞”,“妈妈抱”,“上坡,下坡”,“怕怕”,“臭爸爸”等,晚上临睡前,还自己把所有能想到的词都“晚安”一遍,每次思考的时候,还学着我“恩。。。”,这时候,对于形容词大,小,多,少,高,低,远,近,都有了自己明确的认识。

而且开始重复组句子。那天,爸爸开着车去加油站给车加油,我就告诉她,“爸爸在给车加油”,微微便自己重复起来,句子的演变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爸爸--给--车--加--油”

“爸爸--车--加--油”

“爸爸--加--油”

最后,自己好像很满意自己的缩句能力,不管我再怎么告诉她,是“爸爸给车加油”,微微都只重复“爸爸-加-油-”

晚上,我们看书,看得最多的是《考拉宝宝》系列丛书,微微不知为什么,记得最清楚的是“考-拉-宝宝-在农-场”,这本书,如果我不纠正,她会自己指着每一本书,说“考-拉-宝宝-在农-场”。

 

问问有几本,小手指佯装成数的样子,最后却把“1,2,3,4,5,6,7,8,9,10”都数了一遍。

 

前两天教了《悯农》这首诗,不再是只跟着重复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而是和我一个字一个字的重复,完整的溜了整首诗,于是便有了自己时时刻刻的念着“锄-禾-日-当-午-,。。。”的可爱模样。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孟贤红、鲁思&田晓玲 整理,川外学坛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论坛综述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734000100f8d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