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伤!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

(2022-07-22 14:52:32)

悲伤!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时间2022721日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俗话说,“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白鲟另名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的称号,也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白鲟体型硕大,可达七八米长,起源于约2亿年前,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多年)。

长江白鲟最后一次现身是2003年大年初一,危起伟和同事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条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了,这也是最后一尾有记录的白鲟活体。

没人能想到,失去这一条鱼,也失去了整个物种。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我们6年沿江寻找8次均无果,悲伤!”危起伟痛惜不已。

   危起伟第一次看见长江白鲟是1984年,是葛洲坝下的一尾死亡白鲟。“白鲟个体大,非常难养活。”他说。1984年至1993年间,他和同事救护过4尾被困的白鲟,仅一尾成功救活,放回长江。他们养活过的最长存活期为29天,是2002年南京江段救助的一尾白鲟。

   20199月中旬,围绕长江白鲟等欧亚十几种鲟鱼物种的濒危评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在上海连开3天会。国外专家认为,应宣布白鲟灭绝。此前,危起伟一直不同意。但这一次,危起伟接受了白鲟灭绝的评估结果。在多年监测无果的情况下,近年来,他和团队开始按IUCN评估模型研究白鲟现状,得出的结论是:白鲟可能已于2005年至2010年间灭绝,且可能早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灭绝,即自然种群无法进行繁殖活动。

   IUCN如何定义一个物种的灭绝?“通俗地讲,如果一个物种已没有自然繁殖,又过了这个物种寿命的时间期限,期间也没有发现任何个体,即可认定该物种灭绝。”危起伟说,白鲟的产卵场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1991年以后却再未发现白鲟自然繁殖。1993年以前,每隔一两年都有白鲟被误捕的记录,但此后很长时间没有发现。

   白鲟为何无法实现人工繁殖?危起伟解释:一是当时交通条件不便,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赶到现场,白鲟多已奄奄一息;二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养殖白鲟需要近20米直径的水池,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

“等我们有能力去了解和帮助它时,它却再没有出现了。”危起伟遗憾地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表示:“白鲟的离去令人扼腕叹息,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白鲟的历史教训,定期开展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与环境调查非常有必要,以便及时跟踪了解鱼类种群的动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从未谋面,听闻已是永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