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伴随者”,黄码
(2022-03-16 16:19:56)
标签:
杂谈 |
3月12日铜陵一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坐合福高铁G8334次07车由铜陵于10:18到合肥南站,在合肥会友、逛街、逗留,13日下午乘14:38的G7417次04车返回铜陵。
3月14日晚8:21分收到提示短信,告知:您近14天内有过中(高)风险地区或阳性感染者所在地旅居史,或与阳性感染者有时空交集,请您向所在社区(村居委)和单位或所在宾馆报备,落实核算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如因未报备造成疫情扩散等后果,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看了短信立即电话辖区社居委,电话无人应接。
23:17分又收到【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安康码提醒:XXX您好。您的安康码状态已从绿码变为黄码,原因是您属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时空伴随者,请您及时与所在社区联系,自觉配合执行疫情防控政策,尽量不要外出,确需外出请规范佩戴口罩。您可通过安康码亮码界面“我要申诉”功能,上传3天内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转码。经所属区域安康码后台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转为绿码。
按要求今天午饭后去做第二次核算检测,明天才出检测结果呢。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按照政府规定,积极配合核酸检测,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聚集,不乱跑,勤洗手,戴口罩。
疾控专家表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时空交集”与“时空伴随”概念相同,是指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通常以800米×800米为检测范围),共同停留过10分钟的人。通俗地说,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专家回应,一方面先不要紧张,“时空伴随者”代表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应配合进行以下操作:
被赋予黄码人员需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指定机构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需大于24小时),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事宜。
知识点:
一、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依据以下原则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
8、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二、什么是“密接”的“密接”?
首次接触是指病例发病前
2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
调查中应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三、什么是“一般接触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