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听课感受
(2012-05-22 08:55:05)
标签:
杂谈 |
《雷雨》听课感受
——肃宁镇东泽学校王清伟
听完刘老师的课,如雷雨过后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沉醉其中。刘老师的这堂课体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课堂特性。
首先,语文教学要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读。阅读教学总得读,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是需要通过学生的声音来再现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的读做到了,层次分明,方式多样。初读的感知,精读理解,默读、范读、自由读、男女分组读、比较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得课堂书声琅琅。在读的过程中老师也注意到了读的方式与目的的统一,需要思考的地方要求学生默读,需要学生读出感情的时候则要求学生大胆的自由地读,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帮助。
其次,刘老师努力挖掘了教材的语文因素,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学习雷雨前部分抓住“垂”、“压”等词语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是怎样的从而体会雷雨前天气的闷热,紧接着,又通过一系列的越来越怎样来体会作者是按照天气的变化顺序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先是闷,再是风,然后是闪电和雷声,以此来感受雷雨前天气的变化之快。
纵观整堂课,刘老师凭借着亲切的教态,灵动的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语言与组织形式,营造了和谐、温润的教学氛围,使整个课堂从头到尾充满了童趣,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