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痛悼念钟湖湘先生

(2022-01-13 11:23:42)
标签:

悼念

乡友

情感

原创

分类: 无心文
沉痛悼念钟湖湘先生
(2022.01.10)

尊敬的陈丽秋老师及钟湖湘先生的各位亲属:
各位来宾:
    此时此刻,我们肃立灵堂,悼念钟湖湘先生,心情无比沉痛。虽然我们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无法避免,但死亡总是会让死者的亲人、朋友、邻里等等感到悲哀。
    我同钟湖湘先生是汨罗同乡,因为我家和钟先生家相距甚远,所以早先并不认识。我们能够认识并成为朋友,是因为钟先生的夫人陈丽秋老师是我三姐的小学同学,也是我小学时的学姐。记得初次相见,面对着身材高大、长相英俊的钟先生,那一口永远不变的乡音,那温文尔雅的作风,以及透过这温文尔雅表现出来的善良、淳朴、敦厚的性格,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他年长我一岁,我就称呼他钟大哥,有时也简单地喊一声老兄。
    钟先生的家在汨罗市东北边的智峰山一个叫做兰家洞的山冲里。我没去过兰家洞,但我上智峰山砍过柴,可以大致想象钟先生家所在的兰家洞的景致。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说一方水土为这一方人提供了物质的生存空间,二是说一方水土也培育了这一方人的精神气质。前些年曾流行过一首歌:《大山走出的孩子》。自从有了这首歌以后,每当我同钟先生在一起时,我就会想起这首歌;而当我听到唱起这首歌时,眼前就会浮现钟先生的身影。
    是的,钟先生就是一个从大山走出的孩子。
    我同钟先生过从并不频繁。在岗时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退休后我又回老家照顾老娘去了,前后达十年之久。待我回到湘潭,我们已经都年过古稀,各自的老伴又都身体不好,既要照顾老伴,还要顾及自己,少有时间和机会相聚,所以更多是电话里互通情况,简单聊聊。但尽管这样,仍然有些事情让我难以忘怀。
    有一次在电话里,钟先生告诉我,他把他九十多岁的婶娘接到家里来养老了。他说,婶娘年老无靠,他这个做侄儿的理应为婶娘尽孝。我很感动。对比起那些对自己亲娘都不孝顺的儿女,钟先生的这番举动不是足以成为世人楷模吗?
    又一次,也是在电话里,钟先生要我帮他孙儿找一个好老师做家教。电话那头传来的钟先生的声音是孱弱的,因为他病了,刚从医院住院出来。他一边喘着气一边跟我聊着孙儿的学习,要我一定要帮这个忙。我知道教育部门有规定,禁止在职教师做家教。但钟先生的拳拳之心,让我不能拒绝。
    再有,就是数年以来,尽心尽力照顾患病的老伴,毫无怨言。钟先生自己健康状况欠佳,近几年来经常住医院。记得有一次住院,一时没找到家政服务工,他竟然把老伴带到医院,自己一边治疗,一边照顾陈老师。我说,这怎么行啊?他说,还行,我还能动。我老伴的情况与钟先生老伴的情况十分类似,我知道照顾这样的病人是很费力的,何况钟先生自己也在病中!当时我就想,这就是所谓相濡以沫吧。
    作为晚辈,钟先生能竭尽孝心。作为丈夫,钟先生是妻子可信赖的依靠。作为长辈,钟先生是关爱有加的慈祥的长者。
     钟先生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普普通通的工作,普普通通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没有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就在这普普通通的工作、生活中,却有着高尚的精神、品德和情怀。今天,我们来送钟先生最后一程,缅怀他生前种种普通、平凡却又闪现着高尚品德光辉的事迹,祝愿钟先生一路走好,安息天堂。
     我们也希望钟先生的亲人们节哀顺变,善自珍摄,过好自己的生活,以慰钟先生在天之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