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依米花·红蓼——花之咏(一零五)(一零六)
					
											标签:
																				
                            咏物花卉系列原创 | 
					分类: 凡心诗 | 

图片来自博友随心漫步重庆的博客
 诚谢! 
五律·依米花
——花之咏(一零五)
(2016.10.16)
五载扎根苦,风华仅两天。
初心浑不悔,亮色已周全。
痴长应惭寿,无为莫问年。
茫茫戈壁上,依米待谁传?
依米花是一种被子植物。
据传生长在非洲的戈壁滩上,依米花非常的奇特,每朵花有四或五片花瓣,一片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绚丽,中间的花蕊好似羞涩的姑娘。
依米花只有一条主根,它不能去四面八方寻找养料和水分,所以它只有尽力把根伸向大地的深处,最深,最深。为了开花,它需要足够的养料和水分,而这,需要它准备五年。在第六年,它开花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魅力,只存在两天。两天后,随着那美丽的花的凋落,依米花整棵植株也会死去。
 
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原作者! 
五律·红蓼
——花之咏(一零六)
(2016.10.26)
未许秋光老,繁英遍地开。
攒红期宿抱,集翠逞幽怀。
莫怨游龙子,同怡翥凤台。
须知霜降后,毕竟不堪哀。
【注】
“莫怨”句:《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云:“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隰,湿地。游龙,即红蓼。诗人把它与桥松对比,责骂自己的男人不够正经,全无承担大事的气象。
红蓼(学名:Polygonum orientale),为蓼科蓼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荭草、大红蓼、大毛蓼、游龙、狗尾巴花。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长3-7厘米,花紧密,微下垂,通常数个再组成圆锥状。瘦果近圆形,双凹,直径长3-3.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8-10月。除西藏外,广布于中国各地,野生或栽培。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欧洲和大洋洲也有。性味:辛;性平;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