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扬灵未极
扬灵未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854
  • 关注人气:1,4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次韵非常道君《情系江苏之33、34、35、36、37》

(2013-03-01 12:03:41)
标签:

咏物

依韵非常道

情系江苏

个园

原创

分类: 凡心诗
 次韵·非常道君《情系江苏之33、34、35、36、37》

《江南园林之个园》

赏吟巧智恨才疏,个冠园名伴雅庐。
四季山光晴雨雪,几窗云影柳梅竹。
匠心独具成孤例,旨趣高标似丽姝。
懒向庸俗争座次,申遗才是好蓝图。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个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
    有人给中国园林排座次,什么十大名园,四大名园,有的将个园列入,有的又将个园排斥在外。
    扬州市政府正在准备将个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题个园四季假山之春景》


举步先声踱绿荫,凌霄映月喜迎门。

峰同玉笋缘非浅,竹掩春山意更深。

惜墨如金宣主旨,含情带雨赞无痕。

清箫一片皆天籁,信是人间入孟春。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


《题个园四季假山之夏景

 

巧夺天工堆绮梦,山石水树探氤氲。

 山涵水韵清凉夏,树映石纹浪漫春。

 举步方疑摇细雨,回眸又见荡层云。

 浮生到此心如镜,书画琴棋醉绿荫。

    个园之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藤迎面而立,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的烦忧。


《题个园四季假山之秋景》


秋在三山小苑东,拂云亭畔晚霞红。

峥嵘好赏霜前水,壮丽堪吟雨后枫。

俯瞰尘寰何处去,仰观仙界此中行。

金黄本是雄奇色,洒向层岩染碧峰。

    个园秋景位于圆之东部,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进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险奇之处随时可见。中峰高耸奇险,下有石屋,可容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通风良好,四季干燥,颇具生活意趣。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题个园四季假山之冬景》


漫山冰雪有无中,别样寒冬意蕴浓。

问道穷途风乱舞,寻梅曲径树高擎。

晶莹剔透思诤友,跳跃欢腾赞旧朋。

 回首蓦然惊巧智,年头岁尾总相逢。

    个园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绝。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的严寒。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敬告

次韵非常道君《情系江苏》系列到此告一段落,诚谢非常道君给我激励和灵感!

 

非常道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ly8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