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迎春花六章

标签:
七律咏物迎春花雪中四友刘原父大禹原创 |
分类: 凡心诗 |
七律·迎春花六章
先花后叶赞迎春,铁骨棱枝倍有神①不似山茶倾国色,也无疏影画烟痕。
凌寒都颂君之友②写意偏歌隐者魂。更有生机同翠柳,寻常着地便生根。
①迎春花的枝干呈四棱状。
②迎春花与梅花、山茶、水仙为雪中四友。
翘翘六瓣色金黄,秀丽清纯令誉扬。却看奇葩呈紫艳,还怜嫩蕊乏奇香。
单枝映雪涵清韵,一片迎风映艳阳。待到群芳齐绽放,只留碧叶衬春光。
莫道迎春浪有名,冲寒斗雪与梅同。垂条百丈千金骨,嫩蕊三分一段情。
牵手东君知有意,凭栏细雨韵无声。他年若遇刘原父①笑问何曾赏罚明。
①刘原父,名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举庆历六年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通判蔡州时,明赏罚,决冤狱,甚得民心。有诗咏迎春花云: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带雪冲寒径入春,金黄灿烂向晨昏。朝阳艳色分桃李,暮雨离情付梦魂。
令誉何堪原父笔,佳名必待禹王心①慈悲善解清明意,尽把繁花护乱坟②
①传说,大禹在涂山治水,与一姑娘相爱成亲。仅几天后,大禹去他乡继续治水,姑娘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分别时,大禹解下腰上的荆条给姑娘留念。姑娘摸着那条荆藤腰带,说:“去吧,我就站在这里等,一直等到荆藤开花,洪水停流,人们安居乐业时,我们再团聚。” 几年以后,江河疏通,洪水归海,庄稼出土,杨柳发芽了,人民终于安居了。大禹高高兴兴连夜赶回来找心爱的姑娘。他远远看见姑娘手中举着那束荆藤,正立在那高山上等他,可是,当他到眼前一看,那姑娘早已变成石像了。
原来,自大禹走后,姑娘就每天立在这山岭上张望。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从来没走开。后来,草锥子穿透她的双脚,草籽儿在她身上发了芽,生了根,她还是手举荆藤张望。天长日久,姑娘就变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一起了,她的血浸着荆藤。不知过了多久,荆藤竟然变水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大石像上,霎时间那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儿。大禹为了纪念姑娘的心意,就给这荆藤花儿起个名叫“迎春花”。
②迎春花又名清明花。
虽恃豪情带雪开,芳心也自盼春来。柔风轻抚缠绵处,美梦重温旖旎怀。
因怕残冬无艳色,拼将瘦骨作雄才。东君不负相思意,六瓣金黄巧制裁。
繁枝垂拱涌金波①簇簇丛丛最袅娜。一朵迎风飞燕舞,千山竞秀禹王歌。
深情只有春知晓,雅韵唯宜雪衬托。惹下蜂忙蝶也乱,穿林越涧赴前坡。
①迎春花系灌木,枝条多向下呈垂拱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