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666fe3fctbfcf7bc1cc6d&690
2012年4月15日我和女儿一起乘动车踏上去太原的行程。经过4个多小时车程终于到达太原,下榻在国防宾馆。这里临近火车站,门口又是公交站点,交通十分便利。午餐后稍事休息,我们先去了位于太原五一广场一侧的“纯阳宫”。这里是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寺院,规模不大,有两进院落。现存大殿两座,还有东西配殿及楼阁亭台。平地堆砌的假山上有还四角重檐的亭子一座。整个寺院主体建筑保护良好,古香古色没有修缮痕迹。
寺院里有几株古树,为寺院增色不少。还有一棵古丁香树至今花开似雪,香气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还有一个特点是:寺院里虽有神仙塑像,却没有僧人,也没有陈设香炉等祭奠之物。寺内各处有文字介绍,较一般的此类场所少了些香火气,多了些文化历史气韵,这一点特别可贵。两个多小时我们欣赏了寺里几乎所有的景观,回去时没有乘车,而是一路步行观赏太原市的市容街景。晚饭后回到宾馆休息,为第二天去晋祠养精蓄锐。
http://s2/middle/666fe3fctbfd02ca09db1&690
http://s14/middle/666fe3fctbfd08658c32d&690
http://s6/middle/666fe3fctbfd0bdf8a525&690
http://s3/middle/666fe3fctbfd123007b02&690
4月16日乘游览晋祠。之所以首先选择去晋祠,是因为来之前我们做了详细的准备。女儿从网上搜集了有关山西的各种旅游信息和历史资料,排好版用大字打印下来。我们在家选景点,路上看资料,其中晋祠是被首推的,说是“不到晋祠等于没来太原”。
如今旅游已产业化,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因而交通特别方便。从我们居住的宾馆门口就有直达晋祠的公交车费。公交车的延伸真是给出行的人带来了福利与方便,25公里路程每人来回才6元钱,50分钟后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晋祠外部环境就是个大公园,听说原来卖门票的,现在则完全开放。这里环境优美,树木林立,溪流叮咚,花开繁茂。河南这个时节已经凋谢的桃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在这里还处于盛花期。流连在这大好春光之中,让人不由想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回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http://s6/middle/666fe3fctbfd1460ec955&690
http://s13/middle/666fe3fctbfd15e0904bc&690
由此可见中华国土之大,南北气候差可见一斑。从天气预报看,郑州与太原相差有3至4度,所以才有幸在一年里欣赏到两次百花争艳。丁香花在河南很少看到,这里却庭院道旁到处都有种植,花有白、紫两种颜色。花色娇艳又香气袭人真乃花中珍品。此外还有一绝:迎春花在河南都是灌木样培植,花枝就地开放。在这里却是一株株迎春花树,更显出秀逸之美。晋祠周边桃花的粉红,梨花的洁白,海棠的深红,丁香的淡紫配上迎春的艳黄,真是千姿百态,说不尽的人间美景。人在花海中徜徉心情十分舒畅。正象大诗人秦观“行香子”
中所描述的景色: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
偶然乘兴,步入东岗。
正莺儿唱,燕儿舞,蝶儿忙。
http://s3/middle/666fe3fctbfd1f55c8402&690
我们在晋祠周边流连好久才购票进入晋祠参观。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仍是满院的古树与花海。大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气势雄伟。我们一路看景一路拍照,一直走到第三层大殿才见到一位道士与上香所在,不象别处满院香火气让人很不舒坦。晋祠因此充满了文化气息,没有那种令人生厌的功利气。在水神殿旁有一山泉从地下穿殿而过,泉水涌出的地方修有亭子,井口开的很大,四周有栏杆围绕,泉眼水流突涌,其声轰鸣,与济南趵突泉有一比,被称为“晋中第一泉”。泉水通过暗道向下从一兽口喷流而出,形成一个池塘顺溪流向祠外流去。水质清澈水温很低。女儿不顾我劝阻下到流水处用空矿泉水瓶接了一瓶真正的泉水,虽然周围有不宜饮用的提示,我们娘俩还是都亲口尝了尝泉水,水质清甜,没有异味。这样规模的泉水在山西这个水源贫脊之地应该是十分罕见的。
http://s8/middle/666fe3fctbfd2e43a98f7&690
http://s14/middle/666fe3fctbfd6ef1539bd&690
http://s5/middle/666fe3fctbfd70c173254&690
晋祠的古树也非常值得一书,树的种类很多,有松、柏、槐、银杏、杨等很多树种,树令差不多都在1400—1700年间。经过千年苍桑变迁,有的已寿终凋零,还有几株曾遭受雷电击伤,虽伤痕累累但仍有新枝茁壮生长,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感动。大殿东侧有两棵母子松更为奇特,两树相距十多米,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母树倒在子树的枝杈上,使母树三分之二的根须暴露在地面外,但因有子树扛着母树的树身,还有三分之一的树根留在土里,所以母树没有枯死,虽呈倒伏状仍活得枝叶青翠,两树不弃不离,真乃母子情深。
沿河再往西走过一石桥看到一座宝塔,走近了看到这里又是几处供奉各路神像的庙堂,仍然看不到僧人。进院后看见这座塔高大雄伟,是七层宝塔,塔高62米,专石结构相当稳固。难得的是塔保存完好,没有修缮的痕迹。我们在祠内徜徉近4个多小时,直到下午3点才依依不舍走出晋祠。在旅游一条街上我们吃了凉伴荞麦粉和炒粉,都是当地小吃。还给重孙子选购了小老虎枕头和几样手工制作的老玩具,这才心情舒畅地乘公交返回太原市。
http://s1/middle/666fe3fctbfde44f929f0&690
http://s8/middle/666fe3fctbfde6daf0ec7&690
http://s14/middle/666fe3fctbfded984f54d&690
http://s10/middle/666fe3fctbfdf018ebd19&690
4月17日我们乘901路公交到榆茨老城,下车后转乘12路公交车到常家庄园参观游览。常家庄园听说是山西第一大庄园,现今保留下来的院落规模只是原庄园的十分之一。这部分之所以能保留这么完好,是因刚解放时民政厅以每间房90枚银元的价格把这部分宅院买下来,作为伤残老红军的疗养院了。正因为是荣军院,文革时这些古典建筑中的亭台廊柱才未被当四旧遭到破坏,真属万幸之至。仅仅是保存下来的这十分之一庄园,已是一座很有规模的建筑群了。可想原庄园该是多大的规模。
现存的常家庄园有几十个院落,建筑都非常考究。所有门楣、窗户的木雕花纹图案竟无一处相同。有“万字连体”、“富贵不断头”、“双喜双福形”、“花鸟双鱼”形等不能一一细表。女儿特别喜欢这些图案,看到窗棂如获至宝,一一拍照保存,很快把相机的空间占满了。后来再遇到好的景色或图案,只好恋恋不舍地删去几张。常家庄园影壁的砖雕与石雕更是图案繁多,有“岁寒三友”图、“双鱼莲花”图、四季花草与四季果品图、上山虎与下山虎、群狮滚绣球与喜鹊闹梅图等等。无不刀工细腻,神形兼备。
http://s5/middle/666fe3fctbfdf260518f4&690
http://s1/middle/666fe3fctbfdf48966ce0&690
http://s13/middle/666fe3fctbfdfa5f6902c&690
http://s2/middle/666fe3fctbfe07b8dcf71&690
http://s6/middle/666fe3fctbfe099c60d95&690
http://s1/middle/666fe3fctbfe16eeab300&690
http://s15/middle/666fe3fctbfe1a7e8378e&690
http://s6/middle/666fe3fctbfe1aed9e615&690
http://s16/middle/666fe3fctbfe1b140ca1f&690
http://s11/middle/666fe3fctbfe5077bab7a&690
http://s11/middle/666fe3fctbfe52dac155a&690
蜡烛壁灯
整个大院的布局也非常合理,亭、台、楼、阁、长廊、月亮门、花瓶门、花墙影壁到处皆有。祠堂院的西侧有一杏园,内有古杏树百株之多。两厢均建有观景小阁楼,我们上去看了,满园杏花树尽收眼底。只是此时的杏树已到“花退残红青杏小”时期了。
庄园的后花园更是规模可观,它的地形开阔,奇花异草亭台楼阁点缀在湖畔河边,女儿一再说设计师一定是看了《红楼梦》盖的,较北京的恭王府,这里更接近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园中有几处单独的院落小巧玲珑,从门楣的匾额可得知它们的功能,有书斋,观景亭,赏月亭,听雨轩等。还有一座十分考究的戏台面朝湖面,旁边的小溪水流清澈,溪边无数巨石围着,石上花纹很是古老奇特,象是什么化石。园的最后在高台之上建有一座望稼楼,登楼鸟瞰可看到十里开外的庄稼。晋中乃平原之地,如此高台登高望远尽可一览无余了。
http://s13/middle/666fe3fctbfe57858121c&690
http://s4/middle/666fe3fctbfe5b7aee883&690
http://s1/middle/666fe3fctbfe54575bc00&690
http://s10/middle/666fe3fctbfe7d77d9869&690
http://s6/middle/666fe3fctbfe7da92a5c5&690
http://s5/middle/666fe3fctbfe5701866e4&690
http://s7/middle/666fe3fctbfe7e7e60ba6&690
http://s9/middle/666fe3fctbfe8c0705be8&690
http://s15/middle/666fe3fctbfe54adfa31e&690
http://s9/middle/666fe3fctbfe617082378&690
http://s7/middle/666fe3fct79972d83c436&690
从后花园向南去又是多处宅子,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个个都堪称艺术品。这些院落门前是一条宽阔的街道,街道只是常家庄园的内街,这样的大街据介绍就有三条,可惜只保留下这一条了。街的尽头有一处饭馆,我们在这里点了当地的凉粉、栲栳栳、莜面等等,好吃不贵,和老板娘也谈得十分投缘。 因此处距太原有60多公里,还要到榆次转车,不敢回去太晚,饭后只好结束参观踏上回程。(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