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又至,再读纪晓岚《滦阳消夏录》,其中故事正为祛暑而备,读后神志湛然,每有所得。今日翻看一则,记某公猝然去世,所藏古物未及交代,孤儿寡母不知其值,求诸公之好友,友故意将古物价格高估,欲售不得,俟其窘迫,遂以低价收之。两年后,此人亦卒,后来者如法炮制,得其所哉。或有人以为物之缘散缘聚自有定数,耍点小聪明,不算罪过。而纪晓岚却认为此乃巧取,与豪夺无异。藏物诸公,对所藏之物宜早作安排,方不至旧戏重演。或将所藏拍照公诸网上,遇好事之人,可做文章,也算善举,不至落得为他人作嫁。
好在时下有拍卖公司,其原则是价高者得,别人高价买去,谅不忍随意处置。
网上搜得某拍卖公司目录,有山阴胡薇元所著《船司空斋诗录》图片,此书旧为潜江易均室先生所藏,上钤“均室点勘”印为证。易均室先生在此书书眉和空页上抄录了古杭王永言咏斋《尚齿会诗并叙》,字迹尚可辨识,惜有折叠遮挡,不得全豹,权当管窥。拍卖公司不辨识这些文字,因不在其职责范围。买家也不一定有此闲心,或者能力。如果无人辨识,这场一百年前成都闲园的尚齿会就此湮灭,无人知晓。若买家只以奇货可居,将书束之高阁,不作研究,则可惜了宝贵资源!有,等于无。一念及此,遂不揣浅陋,将其辨识抄录如下:
《尚齿会诗》
古杭王永言咏斋闲园
十人七百七十一,尚齿赓謌继乐天。朱颜白发醉且欢,太息今非会昌年。并书姓名及年齿,它时或作图画传。耆年首推刘仁齐,弓藏鸟尽鬰雄才,老骥伏枥心未灰。华阳耆旧罗芸坞,汉廷老吏肺腑古,长笛循声遍鄂渚。齐年更有孙贫圃,治狱阴功不可数,黄耇台背背不偻。龙州老守杨子赓,名父之子著才能,喜听雏凤蜚清声。安陆寓公张茀田,驭边远略称象贤,娑婆飞舞地行仙。长身魁岸伍介康,诗安拟古韵铿锵,树梢挂蛇字学黄。江南逋客辜云如,砚田五亩写横图,新春定有凤将雏。豪饮大户雷质庭,擘窠楷法榜门楹,作书把酒了余生。寄园野隐丁季荪,……
《尚齿会诗叙》
昔白傅甞于东都集诸贤合成尚齿之会,书其姓名年齿,图其形貌,宴罢赋诗,遂成千古佳话。乙卯正月九日,余于闲园招邀善化刘仁齐(廷恕)八十三,华阳罗云坞(湘)八十二,山阴孙贫圃(霖)八十二,德興杨子赓(仪成)八十一,安陆张茀田(亮仁)七十七,泾阳伍介康(生辉)七十七,吴县辜云如(培源)七十四,朝邑雷质庭(林荣)七十三,丹阳丁季荪(寿芝)七十二,赓续斯会,相顾娱乐,甚盛事……。人间此会真希有,占断闲园不老春。
潜江易氏稆园藏书,据墨迹录。
叙中所记乙卯年,查即1915年,王咏斋记录的闲园尚齿会距今已经百年。尚齿之风起于唐代,白居易首倡,邀集气味相投,上了年纪之人宴集,宴罢赋诗,录其姓名年齿,图其形貌,以为流传。此为文人雅集,历代皆有仿效。成都历史上,标明尚齿会者,所见仅此。
于网上找到有关王永言的零星记录:《益州书画录·附录·宦游》云:“王永言,号咏斋,字东生。县籍不详。工小篆,能诗。与李浣云、邓奕潜交情甚笃,诗酒唱酬,几无虚日。”《益州书画录》的编者限于资料不全,只能记下这寥寥数语。作为闲园主人,王永言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从一百年前的闲园尚齿会切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王永言的履历。好在有网络,一些散见的信息可以收集归纳,王永言(1846-1928)字东生,冬生,号咏斋,闲叟。斋号闲园,闲存斋,巢水山庄。浙江仁和人。监生。光绪七年署内江知县,后任四川布政使司广济库大使,六十岁休官闲居。工小篆,能诗。清末至民国初年,王永言的闲园是一个诗酒唱酬之所。所谓“几无虚日”之说,不为夸张。与王永言往来者,有吴庆坻,张慎仪,赵藩,王树枏,凤全,钱保塘,顾复初,章仪庆,廖季平,林思进等等,尚齿会所列人物亦在其中。巴金祖父李镛浣云,姻亲邓元鏸弈潜(王永言是邓的妻弟),因是亲戚关系,过从频密似在情理之中。梳理下来,清末民国初年成都的文化精英,社会名流,前朝遗老多在其中。
王咏斋的生年,从张慎仪所作《齐天乐》词得知(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薆园、芋圃,晚年又号厩叟,四川省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清末民初蜀学名家、语言文字学家。研究四川方言者,不可不知张慎仪),张的诗题记录“戊午九月,同王咏斋,张子高仿行宋文潞公,丙午同甲会”,所谓同甲,即指同年出生,以此推算,王咏斋为1846年出生。一个人的生年,绝非可有可无,这是一个坐标,廓清史实,有奈于此。有了王咏斋生年作参照,王为巴金二堂伯李道江岳母王氏之弟,则其姐生年当在1846年之前,姐夫邓元鏸生年若为1848年(邓元鏸《石均轩诗四集-卷一》首篇《元日即事-丙辰》云:“六十七年如电,今朝六八复如何。”丙辰应为1916年,据此推算邓生于1848,卒于1925,享年七十七岁),则说明邓、王联姻当是女长男幼模式,王氏姐弟生年均在邓氏之前,而不是有人揣测的在邓氏之后。王咏斋的卒年,因林思进为其作了挽联,“六十早休官,解带抽簪,人如洛社香山老;平生几知己,当筵作赋,我是西园旧日宾。”时间在1928年(为核实王咏斋卒年,原拟去省图查《清寂堂日记》,因为只有省图存有一册,却因省图搬家至新馆,古籍善本还未开箱,不能如愿)。
林思进是闲园常客,在他的《清寂堂集》诗题里存有与王咏斋交集的记录:
1912年,壬子,“奉题王咏斋丈《巢水山庄卷子》五首”。
1914年,“甲寅上巳,褉集闲园,呈王咏斋丈永言,是日观邓弈潜元鏸,吕书麟耀先两翁对弈”。
1918年,戊午,“圆乘长老招同廖季平师,王咏斋丈,太慈寺看近人所摹尊宿像百轴,并约题名其后”。
1929年,“己巳上巳,王季武弟招饮闲园修褉,有念昔遊,枨触成句,季武今年亦四十矣。”此时,王咏斋已去世经年。王咏斋有子王棪字吟白(寅伯),光緒三十二年曾任绵竹知县。《清寂堂集》中提到的王季武桓,王晦如杜,王羡门栻均为王咏斋儿子,与林思进兄弟互称。己巳前推四十年,知王季武生于1889年。己巳修褉,证明1929年闲园尚存,此后再无有关记录。
上巳修褉,菊月尚齿会,同甲会,尽日饮酒赋诗,书画对弈,人来客往,闲园何曾清闲!1906年,王咏斋六十岁时,赵藩撰联以贺,“簪笏盛诸郎,畀之本为故物;江山美三蜀,闲者便是主人”。上款称王咏斋为“封翁”,可见王氏子孙大多为官,这也解释了闲园能闲的经济来源问题。1911年,辛亥鼎革,闲园亦遭劫掠。1912年,应章仪庆之子章宪亥伯之请,为《章仪庆先生遗稿》题记,作诗以后,王咏斋附记,“公为余刊小印数方,去冬悉遭抄卤。昨于荒市获‘咏公咏事’一石,公所持赠,款识精良。拓出册上,怆感曷已。壬子初冬,亥伯世兄属题尊人勤生先生遗稿奉正”,连几枚印章都未放过,可见覆巢之下的惨烈。王咏斋被历史剪裁后留下的另一件史实,见于吴庆坻《蕉廊脞录》所记:“华阳县城东宋文宪公祠墓,咸丰元年先大父官蜀藩,尝捐俸重修。越五十年,庆坻重至蜀,谒祠,屋宇多已毁坏,榛莽塞路,乃与同乡同官,醵金补葺,复还旧观。祠中有清风亭、明月池、青萝山房、潜溪别墅。落成而祭,为文勒石,以记其事,并补刻先大父昔日记事诗于石。同里王咏斋丈,诗人也,成六绝句(诗略)”。
光绪二十四年,时任四川学政的吴庆坻倡捐百金,并提乡馆积金及募浙人之官蜀者,得八百金,委派时任四川广济库大使的王咏斋重修宋濂祠、墓。广济库即四川藩库,位于梓潼桥街司署内,是一个管钱的衙门。从吴庆坻的记述,可以得知王咏斋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士绅和诗人。
王咏斋在闲园尚齿会诗中,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与会者的经历或特征,历史浩如烟海,一个人生能有这样两句话概括并留存,实属不易。叙中所录人名,每一个都象是一个摺包,或是文件夹,打开以后,就是一篇洋洋洒洒的长篇故事。本人学识疏浅,加之一些人物的痕迹已经被历史磨蚀,无法复原,因而只有将自己所能收集的资料罗列于后,空缺处,待查到相关资料后,或由好事者填补。
刘廷恕(1832-
),字仁齐,湖南善化人,1899年任打箭炉同知。
罗
湘(1833-
),字云五,晚号云(芸)坞,四川华阳人,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官荆门直隶州。光绪六年(1880)任湖北应城知县,光绪八年(1882)编《光绪应城志》。工行草,著有《蕲春纪略》。
孙
霖(1833-
),字贫圃,浙江山阴人。
杨仪成(1834-
),字子赓,江西德兴人,监生,光绪元年任江油县令,二年十二月署剑阁知县,十八年二月署潼川府,继署三台,二十年复署三台知县
张亮仁(1838-
),字茀田,湖北安陆人。
伍生辉(1838-
1918后),字介康,陕西泾阳人。监生。咸丰时以诸生入左宗棠幕,以军功擢升知县。同治末入蜀。擅长词联,题成都杜甫草堂水槛联“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題望江楼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林烟月,要平分工部祠堂”。光绪九年,因此幅望江楼联,为时任布政使张凯嵩赏识,调署仪陇知县,参修《仪陇县志》,光绪十一年署兴文知县,二十九年署绵竹知县,三十三年署安县知县,三十四年署隆昌知县。宣统元年被革职。
辜培源(1841-
1931),字云如(若),云迂,字竹西。斋号石隐園,双清楼。江苏吴县人。监生。曾任大宁、盐源(光绪十六年)知县,安县候补知县。擅画,画品高妙。
雷林荣(1842-
),字质庭,陕西朝邑(大荔)人。
丁寿芝(1843-
),字季生(荪),江苏丹阳人,同治进士,任通江知县,后官道员,光绪二十五年(1897)任璧山知县,三十四年署松潘厅同知。书宗欧、柳,工诗,古文辞。
王永言(如前)
王永言于光绪十三年在成都刻王楚堂编《云翁自定年谱》,王楚堂(1770-1839),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泉州知府,盐法道,兵部右侍郎。王楚堂应是王永言祖辈。
图片转自网上,廣鑒辨识。
丙申谷雨廣鑒记,小雪改于草禅书屋南窗
注:
此文刊于《成都文物》2017年第三期(总第136期)61-64页。刊于《明月藏鹭》2017年第一期(总第十八期)77-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