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翻译技巧:考研英语意群分解组合翻译法

(2011-01-13 11:07:34)
标签:

意群

汉语

英语

句子

从句

杂谈

分类: 玩转考研

    作为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之一的翻译,是一种强调实践性、应用性的技能,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考研英译汉不仅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层面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现象之间的转换。翻译对于专业的翻译者来说,难度都相当大。更何况,由于考研英译汉考试的时间限制以及考生考场心理素质和英语基础知识的差异,想做好翻译这部分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任何考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重复性,考研英译汉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分析出这些规律和特性,并总结出应对的方法,是应试的最主要手段。
    简单来说,英语句子是由一个个意群所构成的,而这些意群是通过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连接起来的。因此,只要将一个英语长难句分解成一个个意群,并逐步理解了每个意群所真正表达的意思,那么也就理解了整个长难句的意思。通过这种转化,将复杂的考研英语英译汉简单化,逐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英语句子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即句子的主句部分;树枝即句子中的各种从句、插入语等修饰部分。因此,英语语言具有形合的特点,也就是说,它的句子结构是非常清晰的,一般是通过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从左到右不断串联起来的。而这些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就构成了一个个意群。只要遵循一定的划分原则即可把意群细分出来。总的来说,意群划分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① 划分主句部分:找出句子中主句部分的主谓宾,构成第一个意群。
    ② 根据关系词划分相关从句: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which, that, who, where等)、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等)和关系限定词(whose, which)。通过这些关系词,可以将各种从句清晰地分解出来。
    ③ 各种插入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
    ④ 分词: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可以构成独立的意群作为修饰语。
    ⑤ 连词:and, but, or, yet, for等并列连词连接并列句;when, as, since, until, before, after, where, because, though, although, so that等连接词连接状语从句。
    ⑥ 介词:with, on, in, at, of, to等介词常常引导介词短语作修饰语。
    ⑦ 标点符号:特别要注意分号、冒号和逗号。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划分意群的原则进行实例讲解,使考生能快速掌握这一方法的要领。
    例如:It may be said that /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意群1.It may be said that(整个句子是并列复合句,由分号分成两部分。这是前一个分句的主干结构,其中it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hat所引导的主语从句。)

    意群2.that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根据关系词that将主语从句分离出来。)

    意群3.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介词in引导的短语作effect的后置定语。)

    意群4.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第二个分句为主系表结构简单句。)
    通过以上的划分,考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句子可以简单地分成4个部分,即4个意群,每个意群都能独立地表达一定的意思,只要理解了每个意群的意思,也就掌握了整个句子的意思。

    经过第一步的意群结构划分,考生应该已经基本理解了整个句子的意思。这一步要做的就是仔细推敲每个意群中词法及句法的翻译,并准确地将每一个意群的意思翻译出来。
    至于详细的词法与句法的翻译可以参看后面的内容。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① 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在句子中,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多用动词。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中,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晰,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
②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
③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英文句子难译主要难在结构复杂和表达抽象上。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表达抽象则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④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英语有两句俗话:一是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要知义如何,关键看词伙),二是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这说明词典对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从原文角度来说,这种活用是词义和用法的引申,翻译的时候要准确理解这种引申,译者就需要进行推理。
⑤ 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
    英语一方面十分注重句子结构,另一方面又喜欢使用省略。英语省略的类型很多,有名词的省略、动词的省略、句法方面的省略,也有情景方面的省略。在并列结构中,英语往往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而汉语则往往重复这些省略了的词。
⑥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

 

下面继续以上面的例子讲解具体的做法。
    例如:It may be said that /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意群1.或许可以说(固定句式,为被动语态,通常翻译成主动形式,并在后面加上逗号,与其他句子隔开。)

    意群2.衡量任何社会制度价值的标准在于……的成效(因为主语measure后面的定语较长,直接翻译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可进行词性转换,将measure译成动词“衡量”,该意群译成动宾结构。当中心词有多个“of结构”的定语修饰时,一般将“of结构”逆序移到中心词前面。institution可以翻译为“制度”,不可翻译为“机构”。effect可以翻译为“成效,效果”,不可翻译为“影响”。)

    意群3.其拓展与增进经验上的(该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译成汉语后,放在名词前,故可以译为“……的”。)

    意群4.但这种成效却并非该制度最初想要实现的目的之一(本句是简单句,直接按顺序翻译即可。其中,要特别注意effect可以翻译成“效果,成效”,但不可以翻译成“影响,招致”等;motive可以翻译成“动机,目的,动因”,但不可翻译成“主题,主旨,效果”等;“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应该将其中的its所指代的对象具体化,翻译成“该制度的”。)

    通过以上的分解翻译,我们应该已经基本了解了意群的翻译方法。这一步十分重要,是进行下一步的重要枢纽。只有准确地完成了这一步,下一步才能圆满地完成。

    经过前两步的分析,考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句子的结构以及每个意群的意思,但是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此,考生需要准确把握汉语思维表达习惯,译成符合汉语思维表达的句子。英语与汉语的思维转换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做出调整,即翻译成汉语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① 英语定语在后,汉语定语在前
    在英语中定语从句一般都在所修饰的名词后面,而汉语中定语一般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
② 状语既可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
    简短的状语可以放在所修饰的动词前面,而较复杂的状语可以放在后面,也可以独立成句。
③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如果英语的定语从句过于复杂,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句子会很不通顺,这时就可以把定语从句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后面来翻译,将其独立成一句话;复杂的状语从句可以安排在整个句子主干的前面或者后面。
④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后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⑤ 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他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译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例如:It may be said that /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转换重组过程:意群1独立出来,后面加逗号;意群2位置不变;意群3作为定语较短,可以直接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其后的分号不变;意群4前面的分号不变。
    重组后的完整译文:或许可以说,衡量任何社会制度价值的标准在于其拓展与增进经验上的成效;但这种成效却并非该制度最初想要实现的目的之一。

更多详细参见:星火考研系列《考研英语意群分解组合翻译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