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2010-03-25 14:20: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情感天地 |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66、67页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总复习第三部分“代数初步”里的内容,引导学生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在本套教材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图形之间蕴涵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数、图形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教材分为“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探究活动”三部分。“回顾与交流”首先呈现了一张乘法表,要求学生先将乘法表填完整,再探索表中的规律。教师要有序引导的学生进行观察,横看、竖看、斜看等,使学生尽可能的多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尝试用语言、表格、图、关系式等方法刻画所发现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规律,把以前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巩固与应用”这一部分设计了四道题目,采用了学生生活中常见和熟悉的事例,例如,按规定的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找规律挂气球,按规定的方式堆放小球。这些题目既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意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探究活动”中设计的题目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的,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还可以准备其他年份的日历让学生尝试探索,发现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部分知识的趣味性很强,题目能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据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找乘法表中的规律,摆放桌子和椅子,找规律挂气球,按规定的方式堆放小球等题目,给学生创设了多样的思考空间。综合以上情况,我认为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形式来学习较合适,这种方式可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索和交流。形成小组意见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
由于是总复习,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例如表格、画图、关系式、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方法。所以,在探索乘法表中蕴涵的规律时,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是多样的,可能会发现横着看每一行都是第一个数的倍数;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等规律。对于学生发现的规律,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经验的局限,对于运用符号刻画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学生运用字母公式准确表示事物中隐含的较复杂的规律,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解决“找规律,填一填”中第三题:1 ,8 ,27 ,() ,125 ,();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做适当的提醒。在解决“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含有字母的公式表达其规律,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探索规律。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引导学生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交流,发现乘法表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并能尝试用数学语言的刻画方式表示发现的规律。
2、让学生体验经历探索规律形成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的数、图形的理解,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猜数魔术,激发兴趣。
师::最近我新学了一招本领,想看看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但需要大家的配合。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个位数,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差的积。(学生们快速的写着、算着)
师:同学们算得很投入,你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有些学生摇头,大声地喊着:不信。有些学生则满脸疑惑。)(请三、四位学生来试验。)
生1:我写的个位数字是6。
师(得意的说):你计算的结果是9964。(学生满脸吃惊)
生2:我写的个位数字是8。
师(还呈得意状):你计算的结果是9936。(这时有些学生则发出:喔噻,老师太棒了。)
生3:我写的个位数字是2。
师:你计算的结果是9996。(有些学生则小声嘀咕:老师太神了。)
师:想学这招本领吗?
生:想。(情绪激昂)
师:你们想学今天的猜数魔术吗?那我们要先从探索规律基本功开始练起……
二、探索活动,发现规律。
(一)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CAI出示:
9 |
18 |
27 |
36 |
45 |
54 |
63 |
72 |
81 |
8 |
16 |
24 |
32 |
40 |
48 |
56 |
64 |
72 |
7 |
14 |
21 |
28 |
35 |
42 |
49 |
56 |
63 |
6 |
12 |
18 |
24 |
30 |
36 |
42 |
48 |
54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师:说一说,这些数字有些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推理)
(1)横着看,有什么规律:每一行都是左起第一个数的倍数。
(2)竖着看,有什么规律:每一列都是下面第一个数的倍数。
(3)斜着看,扩大倍数关系……
(4)如果找出积相等的数,这些数所对应的两个乘数成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我们在找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时,我们用什么方法?
归纳小结。(观察,比较.总结)
(二)探索数与图之间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练习了在数与数之间找规律,那么,数与图形之间是否也有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
(1)
(2)
(3)
(4)
师:描述第10个图形的样子?
师:如果我们用N表示第几项数,用X表示图形的个数,你能用一个关系式来它们之间的规律吗?
2、再出示:(火柴棒摆三角形)
(三)探索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掌握了规律,你就会发现,原来数学会是如此的有趣和充满魅力,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生活中的规律(播放视频文件)
师:这一天中的黑夜白昼,一月中月初岁末,一年四家的轮回,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一排排排列有序的马路地砖,整齐的窗户,一道道闪烁的霓虹灯,不但能让我们有条不紊的学习工作生活,更把我们的家园打扮的更加妩媚动人!
师:同学们,老师看到同学们为了过一个快乐的六一正在积极的准备着:
看第一组同学计划按下面的规律为教室挂上气球。
(1)、你知道他们挂的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黄)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是第27个呢?(黄)你是怎么知道的?
(3)、如果有1000个气球按这样规律排,想知道第100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用数的方法方便吗?你能找出一种方法很快的知道第100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小组研讨,汇报:
把气球每五个分为一组,用气球各数除以5,刚好整除的就是最后一个颜色,由余数的余几就是第几个气球的颜色。
4、第二组同学负责板报,他们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图案
(1)、这个图案中也藏着一个规律,你能找出来吗?
第一层1个,第二层4个,第3层7个,第4层10个每一层都比前一层多3个。
(2)、第12层比第10层多几个星星呢?(6)
(3)、你能很快知道第6层上画了多少个星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第一层:3×0+1,第二层:3×1+1,第3层:3×2+1,……第6层:3×5+1=16
(4)、由刚才同学们发现的规律,你能很快的知道任意一层的星星数了吧。小组出题并解答。
5、第三小组的同学负责摆放教室的桌子,他们有两套计划
(1)按照下面的方式摆放桌椅。
a、一张桌子可以做6人,2张桌子可以做几人?
b、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摆桌子,完成下表:
桌子张数/张 |
1 |
2 |
3 |
4 |
5 |
n |
可坐人数/人 |
6 |
6+4 |
6+2×4 |
|
|
|
c、如果我们全班同学加上候老师和我需要多少张桌子呢?想一下,并计算
2、如果按下面的方式摆放呢?
桌子张数 |
1 |
2 |
3 |
4 |
… |
n |
可坐人数 |
6 |
8 |
10 |
12 |
|
2n+4 |
师:看来桌椅的摆放方式不一样,所呈现的规律也不同。
3、小小设计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全校的老师也要和我们一起过六一,请你来当设计师,设计60人桌椅摆放方案,使没有剩余桌椅(要求选用下列图中摆放方式)。请画出你满意的设计图。(以小组为单位)
三、小结
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探索规律的方法,你能解决我们课前的数字魔术的秘密了吗?其实我们可以设想心中的数是x,(x+100)*(100-x)最后积就是100的平方减去x的平方你们觉得神奇吗?其实,数学这门课程中有许多神奇的规律,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我们就会把本来神奇的规律变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