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声

(2022-09-12 20:05:39)
        在手机自媒体《头条》中读了一篇自称是“即将去养老院的老人”写的文章,文章没有题目,或者说题目就是编辑从文章中选择的一句话——“这是一位即将去养老院的老人写的,很现实,值得人们深思!”。题目挺长,相当于内容提要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湖北省安陆市紫金路街道的一位老作家,他的笔名,也许是他为了写这篇文章所用的笔名叫紫金山人,这篇文章是他即将去养老院时发出的感慨。
        他老了,老到生活已经开始不能自理了,而儿女们又忙于工作和各自的家庭无暇顾及他,于是他选择了自认为唯一的养老方式——到养老院去。
        他说,养老院的条件不错,服务周到,环境优美,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他的退休金加上卖房子的钱还是完全可以承担的。唯一让他遗憾和痛心的是:他收集了一生,并仍旧爱着的集邮的邮品无处放;同样费尽心思收集保存,并深爱的百十把紫砂壶无处放;一些颇有纪念意义的小玩意,小挂件无处放;还有小金鱼和满满的一面墙的图书就更放不下了。放不下就带不走,而他的孩子们又不屑于承受。这就意味着这些东西,这些在当年他视为珍宝的东西,通通都将变成废品和垃圾,要么送到废旧物资回收站廉价的处理,要么扔到垃圾站去变成垃圾或者别人换钱的东西。他说:“在这一瞬间,我忽然觉得,我这些所谓的财富都是多余的,他们并不属于我!”读到此,我感到心里酸酸的,却也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人啊,赤条条的来了,毕竟要赤条条的去,什么是属于你的呢?
        这样的文章我看过不止这一篇,还有一位知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在即将入住养老院的时候同样也发出过如是的感慨。
        我们每个人都在“向死而生”,死是早晚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还争什么?抢什么呢?就算是你的儿女们青睐你的财产,你能留下他享用一生的财富吗?再说了依靠上辈子的财产活一生的人能有多大的出息呢!
        这位老作家在他的文章的最后说:“我走了,我告别了邻居,我在门口跪下拜了三拜,我把这个家还给了这个世界。”读到此,我不仅潸然泪下,不是惋惜生离死别,而是为了一个人的开悟。
        一个人能够留下的,永远留下的只有名声,一个值得后人引以为自豪和念想的名声。

2022年9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