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ccswsxhle
ccswsxhl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73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9@365关于故乡历史的一点推测

(2022-05-29 09:41:00)
标签:

365

149@365关于故乡历史的一点推测

我的故乡营城煤矿,曾用名火石岭子,据资料证明,因此地盛产火石而得名。

火石,亦称燧石。燧石和较硬的物体击打会产生火花,所以也曾经被用作取火的工具。在有些描写古代的影视剧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些吸烟的人烟袋上除了栓着烟荷包,还栓着一块半月形的器物,那就是火镰,用火镰击打燧石,产生火花,再用火绒引燃,用以点燃烟袋锅。

    我没有找到火石岭子这个地名出现的时间,但是有史料记载:“清同治七年,(1868年)当地居民采集火石时,发现露头煤,土法开采,以煤带薪,”据此可以推断,1868年之前,此处就有以采集火石为生,至少是用采集火石换钱的人们了。

    九台地名来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修建的柳条新边,史料证明,新边修建于康熙九年,即1670年,在新边上设置了边台,在九台境内至少有8个边台,每台设催领一人,台丁15到30人。史料记载,这些台丁多来自康熙“裁撤三藩”时因造反而被打败的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的兵士,他们拖家带口的从云南、四川被发往东北,使此前只有“荒村四、五家”的地方,有了九台的名字,也有了见多识广的人。这些人肯定是火石的消费者,但是并不足以促使人“以采集火石为生”,那么是什么样的需求促使人们去采集火石呢?

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即1707年的《柳边纪略》有这样的记载,“鹿皮、狍皮、火石、火绒、挫草、红根草及诸木杆皆有贡额,”《会典》对此做了更详细的记载,“盛京将军每年进鹿皮100张,狍皮100张,枪杆300根,叉杆100根,杨木箭杆3000根,桦木箭杆2000根,浆木100根,火石1斗,鞭杆800根,挫草500斤,红根草50斤,火绒3斤,岁以为常。”这是盛京将军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的明细账。每年要向朝廷进贡,不仅是对盛京将军的要求,也是清廷对“祖宗发祥地”的柳条边里的一概要求。为此,清朝在柳条边里专门设置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催办进贡事宜。

九台地方归设在现吉林郊区的乌拉街不远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管,原胡家乡蜜蜂营子出产的蜂蜜也是贡品,史书明确记载:“由韩大将军统领的回族‘蜜蜂营子’专门为清廷进贡蜂蜜”,由此推断,火石岭子采集火石的人们是不是也为了向清廷进贡呢?我以为大有可能。也可以推断,采集火石是由于为清廷进贡而产生的营生,而火石岭子的地名也由此而来了。

 

2022年5月29日   于北湖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