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孩子养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长看看(深度好文)

(2017-03-13 21:08:09)
标签:

别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父母尚在苟且

炫耀诗和远方

受之无愧感

七岁看老

分类: 教育及其他
http://s7/mw690/001SieNWzy79tF5AYPs36&690

别把孩子养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长看看(深度好文)

摘要:总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01你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问他玩得是不是开心。他告诉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

他细细跟我讲道,弟弟缠着爸妈要去日本玩,他妈不放心,便邀请我朋友跟着弟弟过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刚上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赚钱,却有着挥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来讲吧,日本物价很贵,一片哈密瓜要 30 元人民币左右

朋友问我:" 你能够认同自己还不能挣钱,家里也不是很有钱,眼都不眨只是因为口渴了,不肯买水却一口气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吗?"

这孩子,让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http://s3/mw690/001SieNWzy79tF7ccGS42&690

身边这样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很一般,却把日子过得很 " 高级 "

她嫌单位盒饭难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馆子,下午还必定订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总会拉着我吃人气很高、价格也很昂贵的餐厅。

和她旅游,她对景区里各式物价虚高的食物和纪念品,向来都是潇洒地买买买,花钱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尝了一块,吐出来,嫌恶地皱皱眉,扔了。

我都不敢劝她花钱别太大手大脚。每次试图奉劝她,她都不服气地斜乜着眼,搬出她的那两句名言,理直气壮地开腔。

第一句," 女孩子,要富养 "

第二句," 出来玩,就一定要开心,别太在乎钱。"

似乎我要是劝她适当地节约,倒显得我太抠门太小气了。

我本以为她必定家境殷实,直到有一次去她家里。她住在城郊的民房里,老旧潮湿,又窄又小,从一楼上二楼,要从一个很陡峭的楼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着她高中时的校服外套,坐在家里拣菜。她问奶奶怎么不去打牌,老人家说道:这两天输了几十块钱,今天不高兴去了

我借用他们家卫生间,奶奶不忘嘱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过拖把的水冲,别按按钮,水一冲哗啦啦的,浪费钱。

正是这样节俭的老人,却把自己靠卖菜一块一块攒来的积蓄,尽数交给孙女,任由孙女挥霍。

中午和她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她爸表态,不指望她赚钱养家,她赚的那点工资,给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后来,那位朋友约我假期一起去旅游,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准备买车,家里人也同意给她买。听到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

 有句笑话这样说," 我视金钱如粪土,爸妈视我如化粪池。"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时间网上讨论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

我也想问问那些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的子女:孩子要富养?你爸妈欠你多少钱啊?

我认识一个男生,他从上大学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销,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条的。偶尔出行旅游花的钱,也是靠自己兼职打工赚来的。工作后,他就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抽钱一笔笔地偿还父母。

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经没有了抚养义务,压根不必探讨穷养、富养的话题。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结了婚,还让爸妈背房贷。

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于平凡的家庭,那么你应该很清楚,父母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很不容易。

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真的不会有一丝丝愧疚吗?

当父母被领导大呼小叫的时候,当父母被客户呼来喝去的时候,你却在呼朋引伴、潇洒度日,真的不会于心不忍吗?

当你用 iPhoneiPadMac 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 10 块钱 100M 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后还没舍得买;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

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因此嫌弃父母 " 没见过世面 " 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别在缺钱的时候才想起父母,他们不是 ATM,他们胸膛上有温度,他们心跳里有感情。

爸妈爱我们,爱得不容易。在远方的,给母亲打个电话吧,跟妈妈说声感谢不丢人;在身边的,记得回家吃饭,如果再能买个小礼物,相信妈妈会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万别忘了,也问父亲好。

 04许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 吃饭啦。"" 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 我的饭呢?" 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 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 " 受之无愧感"

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她是我作为母亲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她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

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可能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几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 7000 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 9 24 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 9

这个案件让父母们警醒,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 " 白眼狼 ",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的内心,我们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我觉得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管理,当你抱怨别人没有做到的时候,是否应该先扪心自问,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了吗?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http://s16/mw690/001SieNWzy79tFaUX27ef&690

附:据媒体报道,上海汪佳晶19岁去日本留学,2011331日晚,在日本留学近5年的他从日本东京乘坐飞机回到上海,在浦东机场与母亲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汪母明确透露表现已没有财力再供其继续求学,深受刺激的汪佳晶从随身的托运行李包内拿出两把尖刀,对母亲头部、手臂、腹部、背部多处进行砍、刺,毫无防备的汪母受伤后最终倒地,汪佳晶在逃离现场时被民警抓获,汪母构成重伤。1031日,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汪佳晶有期徒刑36个月。

一个留日多年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母,引出大家对“中国式”家庭教育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养不教父之过,而我认为,在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就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都有责任的系统工程。经由过程这个事件暴露出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问题。

目下当今孩子就是家中的宝,是小公主小皇帝,但等孩子长大后,对父母没有感恩,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将会处处碰钉子,父母心寒。怎么从小让孩子养成好性格,长大更好融入社会,这里和大家分享下经验。

第一、从家庭来说,当今不少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驱使下,对子女的教育逐渐步入误区,他们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的灌注贯注,而忽视孩子的道德、人格、心理健康的培育,造成很多独生子女畸形成长,孩子的文化学识高了,道德品德却弱化了,常常暴露出自私虚荣,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严重问题。远赴日本留学的汪佳晶已到成人之年,本来不应当再加重父母负担,理应凭自己努力来减轻家庭压力,之所以作出挥刀刺母的孽子恶行,与其自小残缺不当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

第二、从学校来说,学校的应试教育,过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人格健全,在很多责任负担负责问题上缺乏给学生以价值观教育,只是一味灌注贯注宏观的国家民族概念,而没有真正从对父母的孝顺和自立入手,来教育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为人处世之道、生活价值观,强调小我私家的责任观念。学校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在高考指挥棒的驱赶下,重知识,轻德育;重分数,轻人品;培育种植提拔出来的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GRE、托福考得很好,但怎么与同学老师相处,怎么融入社会,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言行举止难掩其虚荣自私心情的暴露。

第三,从社会来说,社会的无序恶性竞争,社会保障不健全,全民焦虑压抑状况,也影响到家庭、学校教育。独生子女们在走向社会之前,潜移默化的是高房价、高物价、就业难、就医难,导致他们未入社会,先有恐惧,忧就业工作,愁结婚成家、怕养育儿女,这也是如今剩男剩女多,大龄未婚男女多的重要缘故原由之一。家庭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矛盾冲突,在就业、买房、买车、结婚的诸多压力之下,青年人如果调控不好自己心态,遇到偶发的诱因,极易爆发出极端言行。

汪佳晶的行为,从健全的人格和优良品德角度看,或多或少都体现家庭、学校、社会的问题和“中国式家长”的悲剧,折射出当前青少年在感恩、责任等方面欠缺太多,体现出他们的脆弱性与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反映出这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全社会应当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教育。

从留日学生汪佳晶的刺母行为,看教育的失败,你还在养白眼狼吗?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就不注意教育培育种植提拔,等一些习惯和观念养成再纠正,那就费事多了,所以,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是系统工程,从小就要入手下手。

1、到哪一个阶段就让孩子干那个阶段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大包大揽

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从入手下手独立吃饭,到帮助家里分担家务,入手下手他可能做不好,家长应该鼓动勉励和指导,千万不要因此大包大揽,啥事都不让孩子干,这样可能就是一个白眼狼养成的入手下手。只有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才知道这些事情的不容易,才能对家人的付出有感恩之心。

2、正确理解“富养”含义

孩子要富养,尤其是女孩,几乎成了一句教育名言,但富养不是父母吃糠咽菜,也要给自己买名牌,买超出消费能力的东西。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觉得他是家中的宝贝,什么好东西都应该他享受,父母天生就是吃苦的。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不理解父母,不懂得体谅父母是肯定的,因为父母从小灌注贯注的思想就是不需要理解和体谅,他自然不会多为父母考虑。

3、提供与家庭收入匹配的生活条件

你能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就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没钱买高档水果,那就一家人一起吃普通水果,让孩子生活在平等的环境中,家中每一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他才会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4、爱和陪伴让孩子情商升级

那些生活在有爱的家庭中的孩子,内心是放松充满善意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就不存在问题,性格也会更温和。话说只有被爱过,才知道怎么爱。家人对他的态度,就是未来畴昔后对社会的态度,也是他回报家人的态度。

5、适当锻炼孩子,让他知道生活不容易

经常说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说白了就是脆弱呗。那咋样不让孩子更坚强呢?自然是锻炼,人是逼出来的,孩子也一样,有的孩子内向不敢和人打交道,家长就适当引导,鼓动勉励孩子去问路,去买东西;有的孩子懒惰,家长就想办法让孩子多活动,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任其自然的结果就是一个你没有办法接受和喜欢的孩子,你的不接受不喜欢孩子也会在成年后加倍赠还给你,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偷懒,长大后就有你受的。

6、如果懂得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性格,孩子长大了也能更融入社会,回报父母,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孩子和成功的教育。

从留日学生汪佳晶的刺母行为,看教育的失败,你还在养白眼狼吗?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谢感动别人替自己所做的统统,爱护保重自己得到的统统。对于父母而言,要想避免养出“白眼狼”,一定要在教育中让孩子受之有愧。首先,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孩子做他分内的事。比如两三岁的孩子穿衣服,让他自己来;学龄孩子收拾书包,不要代劳;学校组织春游,需要带什么让孩子自己计划。其次,适当让孩子承担家务,让其承担起身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家长打扫卫生、洗衣服时,不妨主动要求孩子来帮忙,让他体会劳动的辛苦。再次,教孩子学会表达感谢。如果孩子没有主动表达谢意,那么下次同样的事情就不要替孩子做。最后,适当减少物质方面的满足,让孩子懂得,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不妨让孩子经由过程劳动获得,比如想买新书包,可以实行家务劳动积分,积分换取报酬,然后给孩子自由支配权。了解更多育儿经验请看清清的另外一篇文章看董洁和潘粤明的再次开撕,离婚,面对孩子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庭审回放

 一个不能忘记的外国人

    在审理这场令人心痛的“刺母案”中,有一个人虽然没有出现在现场,但是却让法庭中所有在场者都为之动容,他就是斯洛伐克籍人——雷蒙。

    检察机关在庭审中宣读了一份对雷蒙所作的询问笔录,笔录中记载,事发当天,雷蒙正走在浦东机场候机楼的步行道上,他准备前往2号航站楼乘坐汉莎航班前往德国。这时,他突然看见“一名男子用刀袭击一名女子,在女子逃跑的过程中,那名男子数次用刀朝女子的腹部刺去,后来,又朝女子的头部刺了两次,那名女子就倒在了地上,倒下后,那个男的又朝受伤女子的腹部刺了几下并企图逃跑。”

    有很多人像雷蒙一样目睹了这场血案,但雷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跑到汪母身边的人。雷蒙在笔录中这样说:“我看到受伤女子躺在地上,身旁到处都是血,就想帮助她。在医生到达前,我用包着T恤的手捂住受伤女子头部和腹部的伤口进行了急救,直到医生到达现场。”

    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国人,在看到别人生命垂危时伸出了援手,汪母在庭审中也百感交集:“我倒下了,看到很多人在边上,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只有这个外国人来了,解开我的围巾,压住了我的伤口。”

    案外人语

    愤怒、感慨,或许是多数人看到这起“机场弑母案”后的第一反应。但在谴责之后,我们还需对这起案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说,正是家庭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才造成了这场弑母悲剧。

    留学本应自立或部分自立,但据相关报道,汪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包办了一切。经济上包办,精神上关注不足,养而不教的后果,是汪某极端行为产生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孝”道,但学校里的相关课程却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学校教育应把传统文化中对品德教育的重视传承下来,把品德和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此外,海外留学生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留学生在海外生存不易,语言障碍、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及人际关系等,产生的压力外人难以了解。留学生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在学业上努力奋斗,还应多参加活动、多交友,努力融入周围环境,保持健康的心态。(记者 刘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