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修己治人之道”

(2012-04-23 16:59:43)
标签:

时评

情感

民意

外邪

万里天

分类: 人生感悟

                                      http://s16/middle/666cbb00nbe55a439314f&690
                                                                 浅谈“修己治人之道”

                       (吴哥于即日)

修己治人之道,古已有之,在四书五经之“大学”章句中儒家泰斗之言被世代儒家信奉者所推崇,故而能传之并独得其宗,其要义就是集“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于一体,以期达到“治隆于上、俗美于下”(政治修明于上、民风淳朴于下)的臻善之境界。

       当于今年,正值换届多事之秋,自上而下,为一己官阶、为搏上位所选手法者层出,极尽能事,各种伎俩无所不用。姑且不论“党的修养,政治品格”,就是曾被斥为封建残余的孔孟之道的信徒也会掩面以哂。

       真正的“为官、治政、牧民”,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以孔孟的“三纲八目”为衡量准绳而言,就是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要达到一个总体目标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就是“显明清明的德行、政绩用于惠及百姓、社会达到至善的和谐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须进行的努力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三位一体的“内修外治”模式

    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认真考究万物以获取必须的知识,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就能诚然意会事理,在通晓事理的基础上就会自然看破贪欲而使自己能心正不为外邪所侵。其中“格物、致知、诚意”就是穷理,穷理与正心合起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三位一体模式来说就是“内修”,也就是说要想达到外治就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发散式推理,就是使家庭和睦然后能很好治理国家,在此基础上达到四海内有机统一。“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治人”,从三位一体模式来说就是“外治”,也就是说在内因具备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依据相关的纽带作用就能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总体目标。

   三、“修身”,就是要更好地审视和修正自己的德行,它是联结“内修”和“外治”的纽带。它是能动的本源,与“内修”联系,构成“独善其身”之意;与“外治”联系构成“兼济天下”之功!

      如果整个社会包括每一个细胞单元都能够按照上述的规则办事的话,就能做到“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交信”(最高统治者能做到仁爱、部下能做到恭顺敬畏、晚辈能做到尊敬长者、长辈能做到关爱下代、社会交往能做到讲究诚信)这样每个社会细胞就能做到“知其所止”并且继而能做到“止于至善”

    从每个个体来说是“和而不同”,在保持整体均衡的前提下释放个体的自由度,体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万里天”的性明境界;从整体来说是“止于至善”,在充分尊重个体的前提下提炼整体的贡献度,体现“万壑有声归大海、众星辉映皆拱北”的至善境界。

    只要每个个体在为学为人处世方面都能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必然会达到“治隆于上、俗美于下”的理想境界。社会就清明了!

因此,现代社会搞这个“思想”,那个“观”的,都是胡说,核心是要从人的灵魂深处着手。否则任何规章制度都是多余。

也就是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