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自杀魔咒何时解?

标签:
杂谈 |
http://s2/middle/666c808ft73f0342a5361&690
5月21日清晨,富士康科技公司深圳厂区再次出现员工跳楼身亡事件,这是半年内富士康发生的第10起员工跳楼事件。据了解,跳楼的富士康年轻员工多为工作压力大、感情纠纷等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9死2重伤。
在破解谜团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企业管理漏洞”、“社会冷漠无情”、“新生代外来工心灵脆弱”、甚至“风水”等问题都被一一翻出来。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粗放、冷漠,缺乏以人为本,使富士康背负血汗工厂的骂名。据员工描述,“压力大,人生没有希望,活着没有乐趣”是很多富士康员工的想法。
政府应做好公共服务延伸
社会的冷漠无情成了自杀者的帮凶。富士康深圳厂区有40多万名生活在集体管理之中,缺乏足够的个人生活空间。打工者远离家乡和亲人,面对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多数人的困难、情绪和愤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以疏通,绝望中便走上了自杀之路。
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拥有几十万员工的富士康被圈在工厂的围墙内,政府却缺乏相应的社会管理配套机制。富士康事件应该促使政府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外来工的集中生活区,让员工更多地融入社会。
年轻人轻而易举地厌世、轻生敲响了精神危机的警钟。必须重视对新生代外来工的现代心理教育,同时了解他们面临的、希望解决的问题,“对症下药”。
新生代外来工与他们的父辈不一样,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城市生活也相对熟悉,对生活怀抱着更多的梦想,但生活中的困惑与压力,梦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他们比上一辈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有专家建议,要重视对新生代外来工的关怀和帮助,从制度层面保证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在城市。
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心理问题和经济压力问题的范畴,上升到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富士康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具有普遍意义,在深圳华为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也曾发生过类似自杀的行为。现在到了必须遏制富士康自杀魔咒的时刻了,否则难保自杀魔咒向其它公司蔓延。富士康公司能否走出“十连跳”的魔咒,除了向专家求解,更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员工深刻反思过后的尽快行动。
我的其他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