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的血是福音的种子——央视纪录片:在天那边(转载)
标签:
杂谈 |
央视纪录片:在天那边
清末民初英国传道士伯格理(原名塞缪尔.波拉德)受“西差会”派遣,来到中国,成为中华循道公会西南教区牧师。从1887年来到中国,伯格理在中国28年,终于在1915年,可怕的伤寒病席卷了石门坎地区,当时石门坎教会学校许多学生染病,很多人和一些家长亲友都因害怕而外逃躲避,柏格理却坚守救护。不幸的是,他也感染上了沙门氏菌属伤寒。他的最后一则日记写于1915年7月5日:”昨夜和今晨都在下暴雨。学校里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考试。” 9月16日,大限到来,他再也无力睁开双眼,他永远地留在了石门坎,享年51岁。
《在天那边》还有部分镜头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隆里古城、大屯土司庄园等处。由于节目在2008年的播出时间多为凌晨,因此在一开始我是没有看过这部专题片的。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得到朋友赠送的《寻找那些灵魂》一书的同时,得到了这张DVD碟片。下面的视频是在网上搜索到的,虽然是专题片,但很象是一部故事片,或许有机会,大家能坐在一起欣赏。
1888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来到了云南昭通,在这片土地开始了传教工作。当时的中国正处在鸦片战争时期,有许多人吸食鸦片和吞食鸦片自杀。然而柏格理在这片土地上不知拯救了多少这样人的生命。十七年过去了,然而却没有人愿意相信柏格理所传的福音。正当他打算回国的时候,苗族人民的出现改变他回国的念头。
1904年7月12日,四个苗族老人找到了柏格理,从而也就改变我们苗族人民的命运。让我们这个害羞自卑的民族,从而得到了改变,有了学习读书的机会。把我们苗族人民从最黑暗的封建君主奴隶制下拯救了出来,从而扭转了我们苗族人民的历史。柏格理先生的到来不仅给我们苗族人民带来了文字,更重要的是他带给了我们这个民族新生――耶稣基督的福音。改变了我们民族的命运,给我们这个落后、封闭、迂腐、自卑的民族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柏格理先生他不顾一切,来帮助我们苗族,挽救我们苗族。他知道我们苗族人民需要改变、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医学技术等等。他在石门坎,为我们苗族人民,也为中国,创建了许许多多的第一,例如:创制了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的历史;创办了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医学博士——吴性纯;中国首倡双语教学;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创建乌蒙山区第一所西医医院;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然而柏格理先生为我们苗族创制的文字最为重要,使我们苗族结束了几千年来没有文字的历史。同时他也拯救了我们苗族无数人的生命,从而我们苗族人民有了新的生命,那就是永恒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使我们这个拜了几千年偶像的民族,遭其它民族歧视、压迫、流浪的民族认识了耶稣基督、得着了释放、自由、接受了福音的救恩……(王学明,看《在天那边》有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