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评判标准主要有四点: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二是书籍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制水平的高标准;三是原创性,鼓励想象力与个性;四是注重历史的积累,体现文化传承。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2004年金奖
申少君、高绍红、张志伟设计
河北教育出版社
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她说,《梅》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土地》2005年荣誉奖
webkit-fake-url://C95CE68A-E051-44B2-9D57-62F855915187/1239aaf9986g213.jpg(转载)" />
王序设计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1月,英国雕塑艺术大师安东尼•格姆雷与花都象山村的农民、学生一起捏了22万个小泥人,烧制后在广州等地展出。《土地》作为展览的见证,采用观众留言的方式,白纸黑字地呈现出一种言简意赅的风貌。整体风格简洁、质朴,运用白色作为基调,封面设计成简单的卡片。
《朱叶青杂说系列》:2005年荣誉奖
何君设计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全书五本,是散文集。外包装比较简洁,书脊的经脉暴露,国外也用过类似的装帧设计手法。
《曹雪芹风筝艺术》:2006年金奖
赵健工作室设计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曹雪芹除了《红楼梦》以外,还写过一部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书,专门讲述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从而创立了“曹氏风筝”这一民间工艺品。装帧形式古朴、典雅,整体有着凝聚在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艺术美。
《不裁》:2007年铜奖
朱赢椿设计
江苏文艺出版社
保留着毛边书特有的原始质感;书衣的中间缝着两条醒目的红棉线,穿过封面,将书脊、封底连成一体,并凸显出缝纫机缝纫的效果;书的扉页当中镶嵌着一只纸质的裁纸刀,既可作书签,又能让读者体验到边裁边读的乐趣;书内的装饰包括两张特制的藏书票、以及大量手绘的插图等。
《蚁呓》:2008年特别制作奖
朱赢椿设计
江苏文艺出版社
封面只画了几只蚂蚁,连书名都没有,是为了突出一个视觉重点,蚂蚁虽小,但有生命。书中大量留白想传达一种理念,就蚂蚁而言,一不小心足以淹没这个小生命的存在,以表达对这个小得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尊重。
《之后》:2008年荣誉奖
webkit-fake-url://56C60EA0-9687-48A3-8D7D-721E14163E70/showpic.html.jpg(转载)" />
耿耿、王成福设计 天津杨柳青画社
因“丰富多彩的装帧和成功的选材”而获奖。这是一本广告创意设计案例集,被认为是一本具有丰富表情的书,文字、图像、纸张、工艺语言集于一身,较好地把握了纸面载体承载信息的各种手段,使书呈现多元的阅读感受。
《中国记忆》: 2009年荣誉奖
webkit-fake-url://4A2704D3-957C-4438-9164-23CC106C9886/4d76f10ex6a304642e8e0.jpg(转载)" /> 吕敬人设计
文物出版社
本书是奥运期间对全中国各地博物馆的精品展览的收集,装帧设计呈现中国风,融进诸多的中国元素:水墨晕染、原始象形文字、中国书法,配以中国红的书名、古朴典雅的外包装,勾勒出一个东方美学的综合体。
《诗经》:2010年荣誉奖
http://s9/middle/666780bdt82abe15de058&690&690(转载)" TITLE="历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的中国图书赏析 (转载)" />
刘晓翔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采用了中国传统线装书放置于牛皮纸匣中的创意,典雅、质朴,整体设计既有现代书籍包装的简洁灵动,又传递出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以黑色与棕色构成设计的主色调,整体感觉端庄、质朴、简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