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2-04-27 15:24:53)
标签:

杂谈

    本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准备新鲜实验材料,配置标准实验用品,规范实验过程,重视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注意以下问题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提取

色素存在部位: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选择的材料:幼嫩、色浓绿的叶片

加二氧化硅研磨叶片的目的:使叶绿体内色素释放出来

加碳酸钙研磨叶片的目的:防止叶绿素被破坏保护叶绿素不分解

加无水乙醇研磨叶片的目的: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

剪: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尽量去除叶脉等部分。
加药品: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前两种是粉末状药品,各加少许,后者是有机溶剂,研磨时加约5ml。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钙的作用是调节液体的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保护叶绿素不分解;无水乙醇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磨:研磨要领是不能一下一下的砸,而是要用力的压。研磨要迅速、充分。这是因为一是因为无水乙醇容易挥发;二是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三是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破坏

过滤: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研磨液迅速倒入以及用棉塞是因为研磨加的丙酮很容易挥发。单层尼龙布是为了过滤充分,因为叶片的研磨有残渣。

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到层析液中。

2 )分离

制备滤纸条:将预备在试验桌上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使之呈梯形。呈梯形,根据小孔(边缘)扩散原理,物质分子沿边缘扩散速度要大于里边扩散的速度,因此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主要是为了延长边缘长度,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画滤液细线:细,匀,直,浓。最好之前用铅笔轻轻地画一道线,放置色素带重叠,用提取液反复划好几次,每次划完尽量吹干,不要弄破纸条。用铅笔可以划得整齐,这样让每一种色素都有共同的起点。铅笔而不用钢笔是不易扩散。画得越细越多次,就越浓,越好跑,分得开,越清楚

层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置于烧杯中的层析液中,注意千万不要将滤液细线浸没在层析液中,因为色素易溶解于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层析液是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操作中要尽量用培养皿盖住烧杯口。

观察实验结果:最后滤纸条上将分离出四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往下分别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疑难简析

1 、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心,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2 、过滤时不用滤纸过滤而用单层尼龙布过滤是因为滤纸对色素具有吸附作用,若用其过滤,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色素含量少,使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失败。

3 、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于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4 、本实验要求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束时及时用肥皂洗手,因为有些药品有一定毒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