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在杜郎口中学学习的见闻与感受

(2012-01-07 06:32:45)
               http://s3/middle/666336e9gb5e3a27e6092&690

http://s10/middle/666336e9gb5e3a36653b9&690

                http://s10/middle/666336e9gb5e3a40b55a9&690

                             在杜郎口中学学习的见闻与感受

                              寻梦人                           

       国庆前夕,由我校派遣,又由苏主任的率领,我们一行13人,顶风冒雨,千里奔袭,终于见到了教育界人士所向往的杜郎口中学了。

真不愧是名牌中学,坐落在杜郎口中学大门旁边的接待中心,可谓络绎不绝、人潮涌动。据说,每天这里有上千人来这里参观学习。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进入了这块教育的圣地与净土了。

杜郎口中学校园面积很大,学生只有七八百人,可听课的人却熙熙攘攘,平均每间教室里都有二三十人。

来参观学习的人,或倾听、或速记、或拍照、或走动、或耳语、或在教室各个角落自由走动,甚至都站到了讲台旁和坐到学生的位置上……

再看看这些杜郎口中学的孩子,衣着简朴、男生蓝色T恤,女生黄色T恤。在他们黝黑的脸上,带着一股青春稚气的表情。他们的头型很简单,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全都是清一色的短发。

这就是这一群艰苦朴素的农村孩子,这是这些农民子弟,在阐述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时候,如入无人之境,毫不怯场,而且知识广博,内容丰富,回答问题后,又是那样懂礼貌,让我们外来人感到自己真是进入“礼仪之乡”了。

 杜郎口中学已经把我们津津乐道的教育教学改革变成了一种教学常态。他们不是在作秀、不是在演戏、更不是在跟风,那种劲头,已经完全渗透到了骨髓。

 他们有的是一种教育的热情、有的是一种无私的默默的奉献。看不出谁是名师,也看不出哪个班级是重点班,都是一个标杆,一个尺度,都像是一台机器中的普通的零件,却无不为这台机器的高速运转而劳心劳力。

 杜郎口中学有一群风风火火的人。在我看来,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就像是一群传销人员,被彻底被洗脑了。

 因为被洗脑了,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名利,有的只是教育教学;因为被洗脑了,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自己,有的只是一个集体。他们中的每位教师,从不把自己当成是名师,而只把自己当成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并牢牢地附着在杜郎口中学这台高效运转的机器上。

 有人会说,去杜郎口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了?告诉你如果只学到课堂上的那点点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我们这次去杜郎口中学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感悟到了很多。我把它归纳为“一个精神、两个理念、三个反思。”

 其一:“一个精神”就是所说的杜郎口中学的精神。杜郎口中学的精神是什么,其核心就是“沉下心来,凝神静气搞教改;稳住精力,脚踏实地苦耕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杜郎口中学也不完全是宣传出来的,更多的还是做出来。

 这所中学的教师,一天24小时都在学校,整天与学生摸排滚打,如果没有一副健康身体与良好的心态,都会被弄出精神病来的。我真服了,他们各个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们又有着山东人就倔劲,出名是必然的了。

 其二:“两个理念”就是“一是在变化中有不变,二是在发展中求稳定。”可以说,杜郎口中学的变化,是理念不断的创新,一段时间一个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发展。咱们所用的导学案,人家现在都不用了。

 他们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踏踏实实的认真学习。那天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踏着泥泞的乡间土路,冒雨来到杜郎口中学。(当时,老苏同志一不小心还弄一个嘴啃泥,浑身上下都是黄泥啊)

 这个这个时间段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全是传统讲法,没有什么新奇的,有的只是学生凝神静气的学习,老师在认真地讲着每道。如果我们被杜郎口中学的白天的表象所迷惑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感到我们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还不要失去自己的东西,否则就会邯郸学步、鹦鹉学舌了。

 其三:“三个反思”是谁要反思,不是杜郎口中学,而是我们九中人自己。

    反思之一: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真的在进步,是不是继续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杜郎口中学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而是一群人。

    反思之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校是个整体,班级不是某个人的班级,我们的管理者应该是学校里所有的人。杜郎口中学就像一个上市公司,而我们仅仅就是一个小型加工厂。在杜郎口中学,我感到一个班级就像有上百双眼睛,在注视着这群孩子,而这群孩子会把所有的教育者当成老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

    反思之三:杜郎口中学能由小变大,由无名小卒变成今天全国闻名的学府,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我想,仅仅靠《中国教师报》的记者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而他们有的是实力,有的是锐利、有的是魄力、有的是远见卓识的智慧。

 我们九中何时在全省有名啊,来我们这里学习的人何时也摩肩接踵啊,我祈盼着这一天,我们祈盼这一天,我们所有的九中人都在祈盼着这一天。

 

                                                   20111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