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首都众多名声在外的景点中,天坛公园并不起眼。可是,我们前往的当天,逗和小伙伴比任何时候都兴致盎然,就因为课本上学过一篇《邓小平爷爷植树》,而这棵树,就在天坛公园
进园,俩娃就开始研究路线,看起来很能干的样子。穿过燕子筑巢的长廊,见识了合抱生长的槐柏兄弟,我们径直来到祈年殿。
天坛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主要有圜丘、皇穹宇;祈谷坛在北,祈谷,主要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中间一座丹陛桥相连。
祈年殿建在三层的汉白玉高坛上,三重檐攒尖顶,上覆蓝瓦及鎏金宝顶,层层收进,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都是肉眼可见的宏伟大气又瑰丽。
皇乾殿就在祈年殿隔壁,但我们并没进去一探究竟,俩孩子已迫不及待要奔去寻找她们心心念的“小平树”了。
天坛公园的植被覆盖率还是挺高的,一路过去,两侧大面积的柏树林,满眼绿意,让人心旷神怡。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揪填了几揪土……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孩子们边背诵课文,边寻找邓爷爷种的树。可惜啊,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并没有特殊标记,孩子们在万寿亭附近经过观察并推测,指着一棵柏树肯定地说:这就是邓爷爷种的树。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找到“小平树”后,孩子们总算有心思折回去,穿过丹陛桥,去看看皇穹宇和圜丘。逗最感兴趣的,还是皇穹宇殿侧的由三块石板构成的回音壁。这块回音壁很神奇,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能听见两声回音;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居然能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
再往前走,便是圜丘。圜丘形圆象天,由三层圆坛组成,无论是台阶、栏板,还是望柱,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不得不说,古建筑的雄伟壮观且又不失精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假期,在大首都暴走5天,打卡11个点,腿走废了,人晒干了,但是,我们内心充盈而心满意足。
你看,这世间千般好,我们要万般珍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