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第一堂课

(2011-08-02 11:03:16)
标签:

教育

艺术

分类: 教育教学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第一堂课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在第一堂课上,女学生们就给凯瑟琳·沃森来了个下马威,姑娘们“绝顶聪明”得能流利背诵每个艺术作品的背景资料及“美学史鉴定”。她还没来得及介绍课程,就有学生插嘴先介绍。从放幻灯片到关灯开灯,这群训练有素的女孩总是能在她提出要求之前抢先把事情做好。凯瑟琳·沃森有些被镇住了,她问女孩们以前是否学过艺术史,大家都摇头。当她让读过整本大纲和推荐书目的人举手时,全班都举起了手。良好的艺术基础和扎实的课前预习使这些女孩对这位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教师几乎瞧不上眼。

    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而感慨,优秀的学生一定是自己主动学习的!没有学生能够“被”优秀。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常常是忽视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因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功近利的考试和分数选拔体制已经让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没有这个耐心了,于是简单地机械地把教科书上的知识一点一点地塞到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根本无法感受学习带给他们的丰富和快乐。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总是容易忘记,总不能好好掌握知识。

    在这次月考中,数学老师感叹,好几个题都是学生做过,而且还评讲过的现题,但是相当对的学生仍然做不出来。有老师感慨,现在这个书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学生在考试结束时也说,那几个题都做过,而且老师还讲过,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做了。老师讲过的东西学生为什么没有掌握,学生自己做过的现题考试时遇到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生听老师讲和自己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用心。没有真正经过心灵的东西是不可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

    作为老师,我们也许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讲的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也许电影中凯瑟琳这节课的遭遇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凯瑟琳老师照本宣科地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就发现老师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他们通过自修就可以完成。

    尽管第一次课就被学生们给了一个下马威,但是凯瑟琳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从第二堂课开始,她就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改革艺术史课程。虽然这些学生在课前对大纲上的内容做足了功课,可是这所当时美国最保守的女子学院从没有教学生如何在课本外独立思考,在画面之上理解艺术、体会艺术。在课堂上,凯瑟琳借助苏丁的绘画作品《牲畜》,旨在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是什么决定了艺术的好坏,又由谁来决定”这一艺术的本质问题。在后面的精彩艺术史课中,凯瑟琳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她的画室,大家围坐成一圈上课,与早先敌对的气氛截然不同。此时的学生已经被凯瑟琳的真诚和率直所感染,加上她丰富的艺术史知识和生动热情的授课方式,很快赢得了女孩子们的喜爱,终于女生们都把这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史老师称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另一堂精彩的艺术课中,凯瑟琳老师给学生看凡高著名的作品《向日葵》。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凯瑟琳老师大胆地向陈腐的课程理念发起挑战,她希望这些女孩子对艺术和人生能有新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你能选择顺从家庭社会强加于你们的意志,你也能选择走自己的路。

    凯瑟琳老师带给了学生更广泛的知识,更深入的思考,更长远的视野,于是学生在她的引导下,渐入佳境。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为学生创造了多少能够真正吸引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打动他们的心灵的课堂呢?我们在知识、方法和思想方面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