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
(2011-07-12 17:05:49)
标签:
古汉语文化 |
分类: 考试资料 |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
A. 表音 B.
表意 C. 表音兼表意
D.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
A.由小篆变为隶书
B.由隶书变为楷书
C.由金文变为小篆
D.由楷书变为草书
(
A.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B.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
C. 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D.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A. 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
C.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
D.
有“是”“之”作标志的。
(
A.
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
B. 平声指平,上去入声为仄。
C. 平上去声为平,入声为仄。
D.
平声和去声为平,上声和入声为仄。
(
A.
睡:打盹—睡觉
B.
臭:气味—臭味
C.
恨:遗憾—仇恨
D.
涕:眼泪—鼻涕
(
A.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蜯——蚌
B.
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翦——剪
C、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庸——佣
D、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倍——背
(
A.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B.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C.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D.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D.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仄声韵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等用字情况。(10分)
1、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2、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禽之而乘其车。”(齐晋鞌之战)
4、韩厥俛,定其右。(齐晋鞌之战)
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6、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冯谖客孟尝君)
7、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冯谖客孟尝君)
8、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9植其杖而芸。(子路从而后)
10、曾西蹴然曰。(夫子当路于齐)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词义。(20分)
1、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鄢)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冯谖客孟尝君)
3、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4、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5、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许行)
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许行)
7、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许行)
8、愿受一廛而为氓。(许行)
9、赦之,以劝事君者。”
(齐晋鞌之战)
10、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冯谖客孟尝君)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古义和今义。(20分)
1、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2、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