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的君臣父子关系

(2022-04-09 11:51:46)
标签:

情感

中国自古就留下一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名言,告诉后人的是,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含量的黄金,也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个人。当然,自从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直奉行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说教,讲究的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但世间总还会出现反向的说教,那就是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贤子奔他乡之说,也算是对孔孟之道反而行之的经典之语了。
虽说在历史上改朝换代都与君不正有关,但文死谏,武死战的依然不在少数,而叛国投敌倒是凤毛麟角的出现,真正的爱国者是不会投外国的,大不了就是和昏庸的统治者决一死战,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个敢于和大清帝国决战到底的革命者和爱国者,他的事迹则是世人皆知的了。
作为老百姓,虽说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诲,但大多数真正关心的还是家庭。其中涉及的大都是父母和子女的亲情关系,因近期在朋友圈中出现了家庭矛盾,虽然是以和事佬的姿态出现,毕竟也从中悟出来一些道理,写在下面,也许有用?
作为家庭的首席就是父母,本着人无完人的观点,可以直言,普天之下确实存在许多尽职尽责的父母,但是普天之下绝没有完美无瑕的父母。他们都不能够做到完美无缺的让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任何伤害;他们必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许多毛病或缺点;原因一是时代的局限性,而是个人经历的局限性,尤其是经历过不可形状的痛苦与烦恼,甚至是极端的爱恨情仇。
因此,作为子女,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父母的不完美,才能够正确的接纳父母,而不是非要将父母和自己看作是一个整体,想尽一切方法力图掩盖父母曾经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与愤怒。
天下的许多父母,大都具有盼望子女成龙变风的理念,故而大多执行依照寄托的理念进行完全的驯化,其中暗含着的却是对生活和前途的绝望和无助。一个养儿防老的千古理念,造成的结果是盼望着一代更比一代强,干的却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孩子走自己的路的事。
所以,孩子要成为社会的自然人,就必须挣断父母的枷锁,而且是越早的抛开父母的羁绊,抛开得越彻底,他的成长就会越健康,越自由,越能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负责。
当然,这个抛开,并不是抛弃或断绝关系。而是要让自己和父母都成为独立的人!只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心理边界;最后才能够坦诚的对待父母,坦诚的交流,坦诚的相处。
理念是一回事,执行是另一回事,这就是知易行难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