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名茶的经济账
文/徐琳
(本文刊于《新西湖》2013年3月刊,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西湖龙井有多贵?贵在哪里?是谁让它变得这么贵?钱都赚进了茶农口袋还是经销商口袋?带着这些疑问,憋了一肚子探秘的冲动,我们走进了龙井村。一个盛产最好的西湖龙井,也盛产最贵西湖龙井的地方。
人物简介:夏云翔,杭州巨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春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龙井茶叶经销商:赚的是经销差价
夏云翔祖上世代种茶,他打小就上山采茶,看老一辈炒茶、卖茶长大,自己也习得了一手炒茶的好手艺。现在,他是两家茶叶公司的老板。祖上的基业在他手上算是发扬光大了。
其中巨佳茶业,算得上是杭州市级龙头企业,综合经营茶业业务,集基地、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其茶业门类涉及绿茶、红茶、白茶、花茶以及功能性茶叶等市场上能买到的各种茶。巨佳茶业在萧山所前镇有三千多亩茶基地。每年手工采摘完明前头茶,等到茶业疯长后,全部工业化采集加工,有专门的采茶机器,只需两个工人分抬两端,贴近茶树叶苗走过,茶叶便刷刷采下,这样的采摘机器,夏云翔有八台,一天最高可以采集一万吨青叶,炒制也是机器化,日制造干茶四五百斤。一年只采摘一季春茶,产量非常高,总产量可以达到几万斤。这样的茶叶,市场上通常卖10-20元/斤。
巨佳茶业是夏云翔主要的营收企业,去年一年的销售总额达到9000万。他的另一家春云茶叶,就只做西湖龙井,做为自己的品种结构补充。他在龙井村租赁下一套农民房,与龙井村、梅家坞等西湖龙井生产基地的农民签订协议。农民采好西湖龙井,统一批发给夏云翔,夏云翔打上自己的企业商标,上市销售。去年一年西湖龙井的经销额在三四百万,在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有数十家直营店以及经销店,批零结合。
三四月份,是夏云翔最忙的时候,要处理茶业业务、包装、生产、加工等系列事情。他刚刚接下的北京订单,明前头茶已经预订出去了四五百万,500-1000元/斤不等。
“今年的茶业品质比去年好,没有伤冻,气候稳定,品质就提高了。”夏云翔介绍说,“明前茶的市场零售价应该和往年差不多,虽然送礼的少了,但是个人的比以往多了,所以几乎没什么影响。”
通常,夏云翔在龙井村收购的西湖龙井干茶,价格在1000元/斤左右,在龙井村之外的其他西湖龙井产区,比如龙坞、梅家坞等地,收购价格在400-600元/斤。夏云翔介绍,西湖区做西湖龙井茶叶经营的公司有70多家,整个杭州做茶叶经营的企业则要将近300家。从夏云翔这买西湖龙井的,如果是批量收购,他的出价一般是10-20%的利润,如果数量少,出价则翻一番。“老客户价格肯定优惠一点,新客户不熟悉的会按零售价格出。赚的是经销差价。”
批发的利润低,但是量大;零售的利润高,但是量小。相对来说,夏云翔还是更愿意做批发。
如果有客户要求用西湖龙井的牌子但是用西湖龙井产区之外的茶叶,这个生意做不做?夏云翔摆手,“绝对不做!”如果是这样的生意,他宁可就给对方品质差一点的西湖龙井,但一定得是产区内的。问之原因,他回答,“如果是用别的产区的茶叶打西湖龙井的牌,那是挂羊头卖狗肉,短期也许会有侥幸心理,反正也查不出来,但长此以往,企业口碑就会受损,下次卖正宗的西湖龙井,人家也会觉得是假的。”
西湖龙井,只能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两者站在天平的两端,中间的支点是价格。只有价格适中,才能供求平衡。当中的营销模式,有点像博弈。如果农户或经销商以假乱真,市面上流通的西湖龙井产量就会很高,一旦供大于求,西湖龙井的整体价格就会下降,农户和经销商的利益最终还是会受损害,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样的茶,不同的人买、不同的时机买,价格也会相差很多。交易渠道不同,有些人就是要买高价,用这个高价来可以做文章,他就可以买到高价茶;而同样是明前头茶,如果到了下半年市场存量还有很多,则会大幅跌价倾销;但也可能到下半年市场存量不足,则会大幅涨价。
“行情怎么样,这个算不出来。市场需求量跟形势发展、经济发展都有关系。”夏云翔吐露心声,他经销茶叶的秘诀是,求稳。企业要长期发展,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走,每年稳健成长,不能想着今年要爆发式跨越。爆发得越高,跌下来就越疼。所以,他的生意经里,从来都是多少市场的预定量,他就收购多少西湖龙井。不囤货也不缺货。
茶农:自产自销利润最大化
事实上,西湖龙井产区里,把茶叶卖给夏云翔这样的经销商的茶农并不多。三分之二以上的茶农,都选择自产自销,种植、管理、采摘、炒制、销售一条龙,自己贴牌,吃经销、批零的市场利润。只有自产自销,才能让利润最大化。
郜燕平是农井村的村民,家有茶园七亩有余,在村里属于茶园面积中等水平的。龙井村共有茶园一千亩,最多的村民拥有十多亩茶园。一年的茶叶产值最少也能有个十几二十万,多的可达五十多万。附带做农家乐、房屋租赁的,额外还能有个二三十万的收入。
春节过后,郜燕平去了趟孟加拉国。边旅游边考察当地的茶叶市场。他描述道:那边的茶园真是太大了!相比之下,龙井村实在太小了。人家一个公司的茶场就有九千多亩,茶园直径50公里,那真是一望无际。不过当地的红茶,郜燕平说,自己还是吃不惯。
有事就在家理理茶园,没事就出门旅游观光。这就是郜燕平的生活。他性格爽朗,做生意干脆利落。“不喜欢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要买就买,不要拉倒。”谈起龙井村村民生活富裕,他摆摆手说,“我们哪能很富裕啊,城郊结合部被拆迁的那才叫富裕。”
郜燕平的七亩茶园,每年能有三百多斤的西湖龙井产出,平均出价在800元/斤左右。当然,高的三千多四千多也有,那得是精品中的精品。所谓的精品,必是明前采摘的头茶,一叶一心的,得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
“一年真正忙茶叶的就一个月时间,谷雨之后主要就是销售,绿茶的生命只有一年,不像大红袍、铁观音,今年卖不掉明年也能卖。”这是郜燕平的苦与忧。他早早地就约好了采茶工,大多是往年请过的,江西的茶工,今年约了12个人,需要采摘25天左右。茶工包吃包住,日薪100元左右。
问及采茶工好不好招,郜燕平笑说,有些人家不好招,熟练采茶工少;但我们家采茶工来了都不肯回去,我们家吃得好,大鱼大肉,精锅细做,不是大锅菜。
郜燕平评说,做茶的人都很快乐,快乐的来源是知足。“有了一千想两千,不知足就不快乐。”
郜燕平说自己对茶园的期望,一年能有个公务员工资就知足了。村里搞农家乐的很多,一半以上人家都在做,但郜燕平不做,伺候人的活,他嫌憋屈。他卖茶,从不跑市场,兜里揣个手机,订单就会上门。“都是老客户,年年都从我这买茶。我的脾气,不把钱看得很重,能多赚就多赚,能少赚就少赚,但是不还价。”他反问我,“全国市场这么大,你要卖一千五的,人家还一千,卖给他一千,人家心里还想这个可能还不值五百,是不是?”
郜燕平稳定价格的秘诀是,保证品质。他也做礼品市场,有固定客源,不进入零售市场。
家中,郜燕平自己喝的一般是售价500元/斤的茶,他说这个价位的品质已经很好了。一两茶叶50克,3.5-5克一杯最佳,可以泡10-15杯茶。一斤茶叶可以泡120-150杯。
“这么算起来,泡一杯西湖龙井,家里待待客,又有档次又划算,不是很好嘛!” 郜燕平乐呵地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