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妈妈Carmen:坚持独立品格的精细培养
(2012-10-22 15:35: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主打话题 |
文/石磊
怀抱2岁孩子,脸蛋精致有神,身型苗条,穿着时尚考究,酷爱笑,酷爱蜡笔小新——在80后的同龄人中,Carmen丝毫看不出岁月的任何印记,活力的性格更难令人联想她的母亲身份,瘦巧美妈四字也许算是贴切的形容。
用Carmen的话说,在结婚前,她就像个大孩子,嫁人生子是这辈子最大的人生愿望。待到真正十月怀胎,她甚至早早为腹中宝贝想好了名字。老公姓李,“如果生男孩就取名李嘉诚,英文名叫Armani,女孩就取名李嘉欣,英文名Tiffany,喊起来多响亮!”精怪如她,可见一斑。后来,孩子的名字还是由长辈决定,2010年8月的一天,儿子Justin呱呱坠地。
当妈前后,累并甜蜜着
母是甲骨文里象形哺乳的子女养育者,无论容貌、妆扮、性格、身份,在“母亲”这个称谓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Carmen也经历过身处襁褓众人疼爱的时刻,及至步入青春少女的年纪,爱美爱玩一样不落;再到成为人母,天生的母性令其不断成熟和理性。
有能力的母亲懂得如何持家,首要的是让孩子穿着打扮得体。Carmen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妈前每逢逛商场,女装柜台是必不可少的扫货市场,各种名牌,从上衣到鞋子,价格再高都不会眨一下眼睛。可如今在商场女装部里找不到她,那肯定出没在童装部。“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没有变,但是孩子出生后,心思已经完全转移到了他身上,好看的衣服我还是会买,不过数量减少了。而且每次看到标价,先要经过一番思想挣扎。”
Carmen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娇美开朗,但她从不刻意为之。据她所讲,当妈前后的妆扮都以素颜居多,也没有美容健身的习惯,除了怀孕期间和刚生完孩子时身材肥胖外,一旦围着孩子打转,就自然而然地清瘦下来。婴儿成长,某种层面上是个检验和训练家长的过程,初为母亲的Carmen,自我感觉劳碌又甜蜜。
全部心思用来照看孩子,属于夫妻的二人空间被占据得所剩无多,比方看电影,“没有孩子时我们什么时候看电影都行,如今我们想看也只能偶尔看看夜场了”,Carmen从容地经历着改变。“在老家湖州的村子里,我是那一拨姐妹里最迟生孩子的。本来我从没想过关于孩子的事,只是印象里更喜欢男孩。真正当妈之后我才意识到,不能再任性、幼稚了。母亲有特殊的责任,调整好心态是第一位的。我很满足现在的状态,人比人没有底,重要的是自己知足开心。”如果说Carmen曾是个大孩子,那么妈妈这个新身份赋予了她稳重、淡泊和自然的丽质,犹如一株鲜花绽开,一棵新苗孕育。
精细培养,新一代父母更重视独立
通常情况下,自孩子出生起,天下父母就渴望从起跑点上为他们助一把力,这点Carmen深有体会。她为儿子购买的每样物件,基本保证经过千挑万选、品质最好,价格、品牌全是其次。“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和过去相比对东西品质的要求当然更高。刚开始我也尝试过各种网购,但廉价往往意味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图个安心。”
由买奶粉、尿不湿到请阿姨,Carmen亲力亲为,尤其是国内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她不仅托人从香港代购进口奶粉,还隔三差五更换牌子,就怕孩子上火或者过敏。最快时候,一罐奶粉只够应付8天,每月花在Justin身上的开销过万。
因为两口子工作在身,带孩子的任务暂时交到了住在郊区的外公外婆手里,还特地布置了一间儿童房供其玩乐。老人家把Justin当成掌上的宝,任何事宠着让着,一旦小两口教育孩子,老人就出面袒护,生怕孩子被惊吓到。由此Carmen陷入了思考,老人太溺爱小孩,而80后父母更看重独立品格的重要性,她决定多增加儿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想到做到,“我把孩子带回了热闹的市区里面居住,还在杭州大厦报名了日托班。”现在,周一到周五的早晨至下午4点,Justin与其他两三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班,由一位老师和一位阿姨带领,进行各种主题的动手和感官学习。每逢周末,三口之家还会自驾去杭州周边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小时候我常被家长逼着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我绝不会把这种做法施加在孩子身上。爱他就是让他做自己,而不是按照你的思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用刻板地要求他们必须学会什么”,Carmen从小到大就是一副“假小子”性格,直来直去,活泼洒脱,她希望孩子也能这样。在日托班里,Carmen发现,儿子不喜欢艺术课,但中意体能课,于是就取消了艺术课程,多陪着他运动手脚。对待孩子,她的理念是精细培养。所谓精细,是在给予自由的基础上,允许孩子按照一定的想法去实践、成长。“老一辈对待孩子可能都是放养,因为条件所限撒手不管,但我们这一代会更在意细节,自由是必须的,但不管大人、孩子都应该具备清晰的规矩、判断,明确什么事可以放任,什么事需要纠正。”
常言道,除了老师的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最佳启蒙。Carmen摸索出了不少育儿心得,提倡在玩乐中学习的方式让Justin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她买了40多本故事书,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Justin有随手乱捡东西的习惯,她就通过轻松有寓意的故事氛围,让孩子从中领会正确的卫生观念。时间累积,Justin也爱上了倾听。每当一个故事反复讲述几遍后,他就拉着妈妈,用自己的话再把故事组织复述出来。
这个举动给了家人一个信号,孩子正在吸收、表现,说明他潜移默化中也在进行独立学习。“这是我特别骄傲的时候。”Carmen总结,“我觉得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也许第一次教导没有效果,不妨把自己比作点读机,多试着告诉他几次,等他忽然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就学会了。”通过简单的听故事,Justin的学习能力能到开发,哪怕面对iPhone、iPad这些潮物件,他竟然无师自通,切水果、打地鼠这些游戏玩得比大人还溜。
Justin现在怯不怯生?Carmen说儿子的性格正越来越像自己,Justin属于慢热型,与人相处总要先观察对方,但凡熟悉了就跟你打得火热。不过,老外们夸张的热情和动作似乎对Justin有天生的吸引力,他最爱找老外“搭讪”。Carmen经常带着宝贝在南山路的西湖天地转悠,那儿的外国人最多。咿咿呀呀,指手画脚,尽管对话双方都不知道彼此在说些什么,可一见到外国人的肢体语言,Justin就乐了。经过Carmen的引导以及与外界的接触,Justin不仅逐渐开朗,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珍惜当下,未来健康快乐就好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下一首诗:倾听树木的话语,涓涓细流犹如万卷书籍,路边小石,寓寄着神的教诲,大千世界处处可以受到启迪。不知从何时起,日渐对万物充满了好奇的Justin,吸纳奇思妙想,成了一个机灵鬼。回首Justin的成长点滴,Carmen最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