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迪晞:一支葡萄酒就是一个人
(2011-05-22 11:44:11)潘迪晞:一支葡萄酒就是一个人
(本文刊登于《新西湖》杂志2011年第5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酒就是人。”潘迪晞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小拉菲像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清纯个性,拉图则像一个成熟优雅的女人,万钟风情。”说完,他眼前忽然一亮,补充道:“你们绝对不相信,红酒可以喝到海水的味道、岩石的味道,还有旧轮胎旧橡胶的味道……”
人物档案:潘迪晞,葡萄酒业界资深人士,浙江久加久酒博汇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6年1月,久加久酒博汇连锁公司成立,至今已有78家连锁店遍布全国各地。
学红酒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
潘迪晞说自己不喜欢喝酒,不会一口接着一口的贪杯,却对品酒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红酒最好的办法是多喝,越多越好!”潘迪晞说。小时候没电视看,偶尔看到一次,画面上是一群人操场上在跑步,他纳闷,怎么一帮人长得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其实是老外在踢足球。因为看得少,才不能分辨,这和品酒是一个道理。如今,他已经晋升为资深的红酒达人,“酒就是人。”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小拉菲像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清纯个性,拉图则像一个成熟优雅的女人,万钟风情。”说完,他眼前忽然一亮,补充道:“你们绝对不相信,红酒可以喝到海水的味道、岩石的味道,还有旧轮胎旧橡胶的味道……”
爱酒之人,都会选择跟着自己的鼻子和舌头走,去寻觅那些让他们的舌头不停分泌唾液的地方。每年的香港美酒节潘迪晞都会去参加。有一年,他在一个展位前喝到一款加拿大的冰酒,那个味道至今令他魂萦梦牵,“一杯是干的,一杯是白的,都非常好喝,整整两大满杯,我酒量不太好,但是舍不得扔掉。”他认真地喝完每一滴酒,直叹人间美味。这是品酒的乐趣。
葡萄酒的学问很多,潘迪晞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是怕震,买回家的路上如果拎着袋子左摇右晃会把它晕得七荤八素;也不要把葡萄酒放在你的行李箱,它必须躺在舒服的真皮后座,享受车里的冷气和抒情的音乐,摇滚乐它会受不了,太激昂的交响乐估计它也不大喜欢,相信莫扎特的小夜曲会带给它更多的美梦。万一你粗心,把酒随手放进行李箱,又直接把车开进车库,接着又去香港或者上海出差个三五天,等到你突然在一个吃牛扒的夜晚记起它的时候,估计这瓶可怜的葡萄酒,在又热又闷又充满异味的地狱里已经香消玉殒了。
每瓶酒还都有适合饮用的最佳状态,最适宜储藏红酒的温度在14度左右,在炎热的夏季,必须得找个冰桶储酒,“如果室温是30度的话,红酒从冰桶里取出倒在杯子里再到入口,其实最佳的状态只有几十秒钟。”他告诉我,影响酒的口感还在于“醒酒”这一重要环节。有一些朋友总是说,曾经喝过几千块钱的葡萄酒,但却不觉得怎么好喝。如果下次遇到有人这样说,那么请先问问,那瓶几千块钱的酒醒了多长时间?越名贵的酒,越注重醒酒的时间,哪怕是三四小时都有可能。如果好的酒没有醒,就无法欣赏到她复杂的芳香和气味,取而代之的是微弱的香气和酸涩的酒液。“酒和人一样。一个美女清晨醒来,在完全没洗漱的情况下状态肯定不会好。”
把进口酒带回家的杭州人越来越多了
近几年,杭州红酒市场的消费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作为本土酒水超市连锁机构的首脑级人物,潘迪晞颇有感触:“刚开始卖进口红酒那会儿,需要不断地去各地参加品鉴会、约人、寻找优质的合作方,找更多更好的酒。这两年多来,哪怕想到处走走,也没那么多时间了。因为上门拜访的客户、酒商已经把行程表挤满了。”
固守杭州23家连锁门店,而且在金绍、嘉湖、温台、宁波和苏州圈地扩张,久加久这家平价酒水超市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让所有想喝酒的人出门就能找到买酒的地方。终端为王固然是一个硬道理,但是能让以往高高在上的进口酒挤破门槛踏进久加久的另一个原因是:会往家里带进口酒的杭州人越来越多了。“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前或许只有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才会牛饮海喝,现在像一些都市白领,在工作的时候也会喝一点酒,开拓下思路。”潘迪晞说。
大的氛围是营造起来了,但还是有很多人盲目追捧名庄名酒,而一些性价比高的好酒,却鲜有人问津。“主要还是多数人并不了解红酒的历史,花高价买酒的人一是买个面子二来买个放心。就像十几年前去饭店吃饭都要点上一只龙虾一样,显得特有面子。”潘迪晞告诉我,他曾亲眼目睹某大酒店包厢里,有两桌人一口气喝掉22瓶单支上万元的大拉菲,“哪有这么喝的,完全不懂酒,我看着很心痛。”
价格并不是衡量一瓶好酒的唯一指标。有一次,宴请四位重要贵宾,潘迪晞自己挑了两瓶进口酒下菜。客人们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点名下次就要买这个。他让我猜这两瓶酒的价格,我估摸了一个挺高的价格,他神秘地一笑,“其实这两瓶酒并不贵,一瓶300多块,另一瓶只要198元。纯粹是根据个人口感和喜好做出的最合适的配搭。”
对于国产葡萄酒,潘迪晞不怎么认同。他告诉我,决定红酒质量的根本是葡萄,而在国内,很多葡萄园主为了提高产量,会密集种植,造成葡萄质量下降。而国外的葡萄酒非常注重原产地的概念,每一亩土地都严格限制了产量,“原则上是只能少不能多,如果一只鸡一天下5个蛋,你敢不敢吃?”
有一件事让潘迪晞非常触动。有次去青岛的葡萄园考察,看到边上还种了一些苹果树,新鲜诱人,他就问一旁的果农老太太怎么卖,谁料老太太答:你能不能明天下午再来买?因为明天下午的这个时候采摘出来的苹果是最好吃的。“老太太都有这个意识,做葡萄酒的酒厂商就没有吗?”潘迪晞说,葡萄的好坏最关键是看最后的18天,这是葡萄充分吸收阳光凝聚糖分的时段,国内一些葡萄酒厂商为了争夺货源,经常把还没有熟透的葡萄收购回来。“为什么?因为现金票子已经到手了,是生是熟都和他们无关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