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之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2011-07-04 08:50:40)
标签:

弟子规

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原文

文化

分类: 弟子规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句话是讲当我们如果听到别人的赞誉反而恐惧,真的是受宠若惊,听到别人讲我的过失我就很欢喜,这种人他自然就有那种益友,正直的、诚实的、讲信用的这种人跟我们走过来,跟我们走在一起,对我们的道业、学业、事业有莫大的帮助。孔子的学生子路就曾经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欢喜,这就是君子。真正的大德必定有大的涵养和度量,涵养、度量就可以从这一句来看,看他是不是“闻誉恐,闻过欣”。如果听到别人讲,他马上就坐不住,要跟人反驳,那这人的度量一定有限,涵养一定不够。古时候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就善于接纳大臣魏征的直谏,魏征给他劝谏很不客气的,但是唐太宗都能接受,所以他成为历史上一代名君。唐朝之所以这么兴盛,正因为有皇帝的那种大度、那种德行。做一个领导人要能真正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要有很好的修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别人的劝谏,对自己的不足绝对不隐瞒,欢喜改过,那他一定事业有成。


    在历史上也有一个例子,讲的是苏东坡,苏东坡他这个人一开始也犯了“闻过怒,闻誉乐”的毛病。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有相当的名气,跟他一起学佛的佛印禅师,一起学佛的,佛印禅师比他学得好,但是苏东坡的文才很好。有一次苏东坡自己做了一首诗写给佛印禅师,请禅师来指正,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讲佛像,“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形容一个佛像非常庄严,稽首天中天就是向佛去顶礼,天中天就是佛,佛的毫光遍照大千世界,八风都吹他不动,他端坐紫金莲上。这八风是哪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总共讲了四对,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利衰一对,毁誉一对,称讥一对,苦乐一对,也就是说你在顺境、逆境里头都不动心,这叫八风吹不动。


    这首诗写好之后托人带给佛印禅师,禅师看了之后也没说一句话,就写了一个字“屁”,放屁的屁,然后就叫这个人送回去。苏东坡满心欢喜,看看佛印禅师对他能不能有个什么印证,看看自己的功夫是不是到家,他自己有点吹捧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也是八风吹不动。结果接到佛印禅师的批字,看到这个“屁”字,心里一肚子火就起来了,赶紧拿着这个诗就过江来找佛印禅师,当船快到岸的时候,苏东坡在船上就看到佛印禅师已经在岸边等候,下了船之后,苏东坡是面红耳赤要跟禅师来论理,禅师在那里就哈哈大笑,又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时候苏东坡一听他就很惭愧,自己确实功夫差远了,连人家的一点毁谤,毁誉不能动心,毁谤、讥笑他就动了心,怎么能说八风吹不动?原来佛印禅师是在考他的功夫。


    苏东坡回去以后,这个人也了不起,他闻过则改,他就回去好好反省。过了些日子他又来找禅师,跟禅师表现得很谦虚的样子,就跟他说,前些日子弟子有些洋洋自得,后来虚心检讨,通过一段日子的修行,现在可能也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佛印禅师听他这么一说,就已经明白这个人还是傲气没放下,还说自己八风吹不动。结果禅师就给他的小徒弟使个眼色,小徒弟也很聪明,马上满脸赔笑来到苏东坡面前跟他倒茶,说东坡大居士,我们的师父经常在我们面前夸奖你,说你真不愧是大学士,佛理再深的对你都不难,你真的能一闻千悟。今天又看到你这么气虚意下,谦光动人,果然是不同凡响,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时候东坡先生听了这句赞美,就马上也洋洋自得起来,喜形于色,说是啊是啊!结果禅师在旁边把脸一沉,他说东坡居士,我们这个小沙弥小徒弟给你几句赞美的话就把你捧上天了,证明你还不能够八风吹不动;八风讲的是毁誉称讥都不动心。这时候东坡也知道自己失态。你看看真正要做到八风吹不动,对待顺境、逆境、好的、坏的都不动心,这不容易。什么人真正做到?心常住在道上的人,对这些顺境、逆境不分别不执着,他才能做到。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把自己那些虚妄的名利思想放下,这样才能够在顺境、逆境前面都不在乎。
 
            恭摘自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信息来源:弟子规文化网 http://www.dizigui9.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