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之春季养生
(2011-04-14 16:32:19)
标签:
春季养生过敏性疾病中医养生阴阳平衡月经失调一年之计在于春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美容 |
春季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春季过后,天气虽然已经开始回暖,但仍有寒流侵袭。这几天的天气猛降了6—8摄氏度,上周还只穿单衣,这周又得披上大衣了,乍暖还寒时,最容易得病。古语云:“春季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季秋分又称为日“夜分”。如果市民早晨散步时稍加留意,会发现这几天的太阳是从正东升起的。养生专家提醒,春季时节减衣“不宜过早”,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健胃为主。
衣着 不宜乱穿衣
专家称,春季时节,天气忽冷忽热,短暂性的气温升高,很容易给人造成夏天来了的错觉。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农历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
“前段时间天气飙升到20多度,街上很多人过早地穿上夏天的服装,其实这样的危害很大的,很容易让身体受风形成疾病。”专家说,俗话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因此,春季时节,市民还是要注意添减衣被,“不宜太寒、也不宜太热”。减衣不宜过早过多,有冷空气影响时还要及时加衣,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保健提倡春季养生按照“春季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原则,即人们在保健养生方面要保持饮食、起居、寒热规律平等,保持阴阳平衡,这体现在精神、饮食、起居上的调摄和对药物的使用上。
其实,从立春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生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月经失调等非感染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
另外,春季时节是传染病多发期,起居环境卫生也很重要,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一定要把不起眼的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清扫干净。同时,居室里要保持干净和空气流通,厨房、卫生间的异味要排除掉,减少空气污染,注意调节好室内温湿度。在生活起居方面,陈医生提醒说,市民可以晚点睡,早点起,逐渐开始晨练。
饮食 不宜大热大寒
春季属仲春,在中医养生看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也就是说忌大热大寒,中和即可。市民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可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防止这类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配以蛋类滋阴,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另外,白烧鳝鱼、杜仲腰花、大蒜烧茄子等有补虚损、降血压、凉血止血的作用;春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去烦、利尿等功效,这些都是春季比较适宜进食的食物。
运动 适宜“慢性”运动
春季时节冷暖交替反复,而且风多、风大,容易感冒流涕,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等,因此,如果天气好的时候,建议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可逐渐开始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为宜。春季后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按照“勿极寒,勿太热”的原则,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平日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