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天地非人间》摄影集序
(2018-05-05 23:43:11)
标签:
摄影集评论 |
分类: 序言 |
这本摄影集的作者与我算得上老朋友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搞经济的”。90年代初,我们一同被临时抽调到市委写作小组,起草市党代会报告,报告中有关经济工作的部分,就是由濮振远同志撰写的,他对经济工作中的各项指标、数据烂熟于心,对全市经济发展走向及问题分析头头是道,说他是一位经济学者一点不为过。他给我的第二印象是“耍笔杆的”。无论他在研究部门还是在领导岗位,几十年笔耕不辍,他撰写的调研报告、典型材料、政论专稿时不时见诸报端。很喜欢他的散文,清新质朴、落笔有神,从他的《朴述远叙》《穿梭在我生命空间的女人》等著作中可见一斑。他给我的第三印象是“玩摄影的”。他以相机镜头为笔,以天地万物为纸,以文人情怀为连接线,谱写出一首首华美乐章。
退休后我们成了“摄友”,相约结伴而行,到高坡乡拍摄夕阳,到韭菜坪拍摄日出,到偏坡乡拍摄残荷,到枫叶谷拍摄红叶;也曾远足甘肃拍摄七彩丹霞,深入内蒙拍摄金色胡杨,行走敦煌拍摄沙漠驼影。所到之处,他都呈现出一种创作的亢奋状态,他虽年愈古稀,可在我们一行人中,他走的最远、爬的最高、拍的最多,感觉最好。
这本摄影集便是他“玩摄影”的最好诠释。
用濮氏说法,这本摄影集是“一个家庭的心灵画卷”。收入集子的200多幅摄影作品中,有他夫人、女儿、女婿拍摄的,当然,更多的作品还是出自振远兄之手。更让我惊叹的是他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为作品分类,恕我孤陋寡闻,这在摄影作品分类中绝无仅有。“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各有代表的方位、时间、季节、颜色、情志等等,这也正好暗合摄影中的拍摄方位角度、拍摄时间、季节变换带来的色彩变化、拍摄时摄影者的内心情怀等几大要素。因此,不能不为振远兄的道学底蕴和匠心独运点赞。
这本摄影集的作品几乎都是以自然风光为题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光摄影。但这些风光摄影作品的内涵量,远超过了自然风光的描述或“画意”的追求。它带有思想,也反映了价值。它可以像传统的山水画一样,在给人以意向美的同时,也拨动了观者的心弦,它可以成为一首诗,也可成为一篇散文。虽然素材撷于真实的自然,而作者的镜头透过自然,伸向观者的内心,注重对自然万物的内心进行掘、进行诗性的放大,从而使画面得到最大程度的诗意化、哲理化的延伸,其画外之致、象外之意很值得玩味。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只觉得某种气息如影随行,且歌且吟,吸引你去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美轮美奂,引起灵魂深处的悸动。
贵阳诗词楹联学会的同志还为这本摄影集中的不少照片配上古诗词。诗歌与摄影虽属不同的艺术体裁,但美的属性相同。古代诗词和摄影艺术尽管其历史渊源、社会影响不同,但作为美学范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又具有相同的潜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自古以来,诗与画相通相融。诗、画既有各自的艺术规律,又有共同的艺术特点,即两者都强调诗外、画外功夫,把更高的“意境”作为共同的追求;毫无疑问,摄影艺术与诗词具有相同的美学属性。所以,照片配上古诗,诗词与画面实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互通互融,使这本摄影集充满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