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森林故事007
森林故事007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54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劈荆探路是春谷

(2016-09-12 13:36:05)
标签:

大地村

是春谷

摩崖

分类: 散文
     在文化部门工作期间,曾多次萌生念头,想去看看是春谷摩崖,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次,贵阳百科全书摄影组要去补拍一张是春谷的图片,邀我一同前往,正好一偿夙愿。
      秋日的一个上午,一行四人驱车沿着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老路,来到贵阳市小碧乡大地村,因前面已无路可行,便下车向当地一老农打听是春谷摩崖的具体位置,老农略作停顿说:“你们说的是写字岩哟,就在对面那座山的半腰上”,我们顺着老农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一座林木葱茏的青山映入眼帘。谢过老农,我们背上相机朝对面的山坡走去,走过一条田间小径,翻过一段铁路,来到山前,只见杂草丛生、荆棘密布,一行人四处寻找不见上山之路,无奈之下,只好由一人返回村里,请了一位农妇带路,农妇手持砍柴刀,走在前面,一路劈荆斩棘,好歹在灌木藤萝中砍出一条不是路的“路”,我们跟在后面,手脚并用,攀援而上。在一拐角处,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是春谷摩崖”五个大字,额端刻着“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是“贵州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日公布”。又经过一段艰难攀爬,好不容易上到半山腰,眼前豁然开朗,一块裸露的长方形石岩在一片绿色中格外醒目。而此时,四个年事已高的“探险者”,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稍事休息,我们便开始端详眼前的摩崖。
      明清时期,贵阳出现大量的摩崖石刻,如修文阳明洞洞壁上文人雅士题刻的诗词、市内黔灵山九曲径悬崖上刻的“第一山”“黔灵胜景”“虎”字,东山路旁摩崖上的“天然奇妙”“忍耐””一览众山小”,还有图云关、相宝山、仙人洞、见龙洞、雪崖洞的摩崖,都是历史留下的宝贝。贵阳的摩崖以花溪高坡石门寨的“永镇边隅”为最早,刻于明代。这些利用天然石壁刻文记事的石刻艺术成为当时贵阳本土文化一大特色。而是春谷摩崖可算是贵阳摩崖石刻中的上乘之作。摩崖长20米,高3米,系清代贵阳人谢庭薰于清乾隆53年(公元1788)凿壁题刻而成谢庭薰(公元1728―1798),字自南,一字兰谷,号韶庄,别名捧日生。贵阳南乡合朋堡(今小碧乡大地村)人,25岁中举人,历任毕节教谕、独山学政、永宁州训导,江苏镇江府娄县知县,60岁时告老返乡,卒于桑梓,享年七十岁。谢庭薰回归故里后,寄情山水,见青山石崖下一岩洞有清泉涌出,便引泉凿池,命名“洗心泉”,更将其《洗心泉集》,镌刻于石壁上。如今,洞窟已干涸无水。在其上方刻有“是春谷”三个大字,每字约0.5米,楷书阴刻,遒劲有力。款为“乾隆癸丑捧日生题”。旁刻一联:“白苎春流环谷水;青山高咏属宣城”。岩洞两侧刻满诗文,洋洋万余字。是全省至今发现的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型摩崖。
    由于岁月磨砺、风雨侵蚀,摩崖字迹有些模糊,但仍可辨认。我们用手擦去石壁上的蜘蛛网和苔藓,见字迹工整秀丽,排列整齐,不失为镌刻佳品。我们举起相机一阵“咔擦”,从不同角度拍摄这一艺术瑰宝。其间,一个困惑涌上心头,“是春谷”之名从何而来?随后,我在谢氏刻在岩洞右方的洗心泉集叙”中找到了答案。文中写道:“捧日生之草堂,其大地南偏,玉屏一山名青山,端耸苍穹,为东诸峰之望……其绝壁间,口吐一泉,每雨涨时则为盐之撒,为雪之溅,为银河之倒倾……而其中秀岩之若群儿讲读者,若狮踞于门者,若龙挂云端者,若松竹霞纹者,亦种种呈象焉,或曰:此麓天然,花卉两岸夹道,凡几萦纡而上达于泉源,岂亦武陵源欤?或曰:由池右入是春崖,仰艮山之高,而思不出位,临坎水之长,而行日有尚。”集叙文辞典雅,精炼灵动,详细记载了摩崖的地貌特征、山泉的美丽景色以及是春谷之名的发端。一挂高山流水与谢氏结为知音,泉池激发了谢氏的创作灵感,而谢氏的集句诗又给泉池注入了灵魂。我们凝视着摩崖上二百多年前文字,遥想当年先辈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在刺骨的凛冽寒风中,一锤一锤地将文字镌刻在石壁上的艰辛。正是这份艰辛,才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我们告别了是春谷摩崖,朝山下走去。下山的“”更趋难走,我们拉着树枝藤条,在密不透风的树蔓荆棘中慢慢向下滑行,头上树木遮天,脚下腐叶湿滑,深一脚浅一脚,稍不小心便摔倒在地,手上被荆棘划出道道伤痕。下得山来,已是精疲力尽。然而,内心的伤痛大于肢体的伤痛,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皆因无路到达,藏在深山人未识九泉之下的谢庭薰如果得知此情,一定也会扼腕叹息。不知文物主管部门能否拨出专款,修建一条通往是春谷摩崖的小径,让更多的人能一睹这一艺术瑰宝的风采,也不枉先辈当年的艰辛和匠心。
    回到家后,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是春谷摩崖又多了一份了解,石壁上刻的《洗心泉集》,是谢庭薰集历代著述中的经典名句和名人雅士的诗文佳句,巧妙地荟萃成篇,咏景抒怀所集之书包括《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尔雅》《楚辞》《汉书》……,集句中的历代诗词名家有陈子昂、王勃、李白、王维、杜甫、黄庭坚、范仲淹、文天祥、苏轼、欧阳修等。黔人孙应鳌、杨文聪、周起谓、谢三秀、吴中蕃……的诗词佳句也在其中。这里摘录几首,以飨读者。

                                                                   集    
      居国南乡(商颂殷武二章)汔可小康(大雅民劳一章)在水一方(国风秦蒹葭一章)在南山之阳(召南殷其雷一章)维石岩岩(小雅节南囗一章)深入其阻(商颂殷武一章)修之平之(大雅皇矣二章)有截其所(商颂殷武一章)我泉我池(大雅皇矣六章)可以濯溉(大雅洞酌三章)优游尔休矣(大雅卷阿二章)眉寿无有害(鲁颂闭宫五章)杨柳依依(小雅采薇六章)黍稷囗囗(小雅信南山三章)穆如清风(大雅蒸民八章)出自幽谷(小雅伐木一章)翰飞戾天(小雅四月七章)鱼跃于渊(大雅旱麓三章)人知其一(小雅小旻六章)于万斯年(大雅下武五章)
                                                 集    
    望见天地根(独孤及)仲尼推太极(陈子昂)日月石上生(孟郊)大造乾坤辟(韦承庆)青山在宅南(姚合)擘华露神物(孟郊)肃穆岩扉静(王勃)鸳池满不溢(魏知古)入洞窥石髓(孟浩然)窅映转奇绝(王昌龄)高甃绝行尘(卢允言)澄沏万寻碧(皮日休)拙宦惭清时(岑参)乍归犹似客(李昌符)客心洗流水(李白)何处寻行迹(韦应物)笑谢桃源人(王维)欲向漆花宿(杜甫)见花便独笑(张说)去矣何从欲(赵冬曦)
                                                集    
    读易忘饥倦(梅尧臣)时平民自适(韩琦)天根理极微(邵子)妙手从心得(黄庭坚)发源高更孤(范仲淹)晃荡谢峭壁(苏轼)禽声谷应清(周子)深知报消息(陈师道)乾坤清且敛(王琪)放出扶桑日(王元之)照开天地心(王中立)万化从此出(朱子)直节与天通(文天祥)玉虹垂地色(石介)清泉洗尘心(晃泳之)古味殊澹泊(欧阳修)当令洙泗风(司马光)雪里开春国(李和父)水曲有清音(程伯子)井华养文石(鲍钦止) 
                                                                集 黔 人
                                                                  其一
      夙昔知津客(田榕)行行到太一(谢眷)心清觉有香(卢毂)僻壤兰国为(杨文聪)一盒藏古洞(越珃)不知云入出(蒋劝善)嫣然虚白生(孙应鳌)恍疑太始雪(杨文聪)生物立天根(陈文政)一泓穿月胁(陈法)大畜复大有(周起谓)流览固无迹(艾茂)托足乾坤大(周钟瑄)不觉流兴逸(周儒)人立红尘外(周瑛)草衬空中屐(程春翔)清襟频洒濯(潘淳)借兹洗行役(李渭)吐兹沐浴共(吴中蕃)石根含古色(田秋)


http://s1/mw690/001SdtrVzy74MU0q5oY50&690

http://s16/mw690/001SdtrVzy74MTHsPltef&690

http://s7/mw690/001SdtrVzy74MUU7npkc6&690

http://s6/mw690/001SdtrVzy74MTIUCdD05&690

http://s1/mw690/001SdtrVzy74MTKgyoU10&690

http://s3/bmiddle/001SdtrVzy74MTPEvNE92&690

http://s8/bmiddle/001SdtrVzy74MTQmzvpd7&690

http://s10/mw690/001SdtrVzy74MTUPp9vb9&690

http://s10/mw690/001SdtrVzy74MV8xlFvb9&690

本文载2016年9月22日《贵阳日报》文化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刹那的了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