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被忽悠

(2011-02-21 09:52:55)
标签:

崖城

古墙

骑楼

忽悠

分类: 随笔

    打开2月17日的《南岛晚报》,一份三亚的小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采写的《修复千年崖城风貌》长篇通讯,其中写道:“在祖国最南端,有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令人神往……”文章介绍了崖州古城、骑楼老街、明清建筑的风采。由于曾经混迹于文化部门,也曾亲身参与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修复。因此,对文物古迹有一种格外的情结。看了这篇报道,心痒痒的,恨不得立即前往崖城镇,无奈天色已晚,决定明早再去拜访!

    次日,我带上相机来到三亚汽车站,兴致勃勃登上了开往崖城镇的长途客车。崖城镇在三亚的西面,距三亚四十多公里,客车慢慢吞吞一路行驶一路载人,到崖城镇用了近两个小时。下车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杂乱纷繁的农村集市,不见古镇踪影,我连问几个当地人古镇在那里?他们都一脸的茫然, 最后向一位开摩托的中年人打听,他用手一指:前面那堵墙就是。

    我谢过,顺着他指的方向奔去,来到一段斑驳的城墙前,与其说是城墙,倒不如说是一截遗留的城门更贴切,暗红色的城门洞上方,刻有“文明门”三个字。小心翼翼地穿过支撑门洞墙体的一排排木柱,来到城门的另一端,便是崖城“学宫”,也就是孔庙,看样子是新修复的,里面没有一个游人。我又沿着孔庙前的小街寻寻觅觅,也不见古城的蛛丝马迹。

    我猛然想起那篇报道里提到的“骑楼老街”,走近一看,大失所望,几间民国时期的骑楼,夹杂在一片凌乱的建筑中,在不足100米的“老街 ”上,挂满了红红绿绿的小彩旗,让人大倒胃口。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有一眼无一眼地看“神仙”过路。几户屋内传出的麻将声,打破了小街的寂静。一块介绍骑楼历史的石碑,孤独地躺在一家门前的角落里,当我举起相机拍照时,惹来路人奇异而困惑的眼光:这人莫非弱智?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照的!   

    难道这就是千年古镇的风采?这就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我还不死心,又想起文章中赞美一个叫保平村的地方,说那里有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群,我向一位骑人力三轮车的老弟询问保平村怎么走,他告诉我还远着嘞,我请他载我去,他说来回车费30元 ,人生地不熟的我,只好答应。我坐在三轮车上,一路颠簸一路灰尘,不到二十分钟便来到保平村,进村的路更糟,坑坑洼洼,转了一圈也没见着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群”,难道这些古建筑群一夜之间消失殆尽?这位老弟说,他在这一带骑了十多年的车,从没见过什么古建筑。我带着沮丧的心情,折回镇上。

    时间已是下午,等候多时,才搭上一辆拥挤的过路客车,一路站着回到三亚。

    我也曾在媒体工作,万万没想到这次竟然栽在同行的“春秋之笔”下,深刻地懂得了什么叫“忽悠”,什么叫“被忽悠”。其实,被媒体忽悠的,何止千千万万……

     不怪别人“妙笔”,只怪自己“弱智”。

     哀哉!

 

 

http://s1/middle/665b680ft9cc0fe6dfa16&690
崖城残留的一段古城墙

   http://s1/middle/665b680ft9cc10180a7df&690

 空无一人的新孔庙


http://s9/middle/665b680ft9cc1052c15f9&690

红红绿绿的骑楼一条街


http://s8/middle/665b680ft9cc1089874d0&690
几间民国时期的骑楼,夹杂在一片凌乱的建筑中


http://s7/middle/665b680ft9cc10bd7214c&690

破败不堪的旧骑楼已失去往日的光鲜


http://s2/middle/665b680ft9cc10e7a59bf&690
一块介绍骑楼历史的石碑,孤独地躺在一家门前的角落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化巴黎
后一篇:大家风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