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暗示对孩子记忆的影响

(2011-07-27 09:45:49)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经

在培养宝宝记忆力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会采取很多不同的方法,例如陪宝宝玩一些增强记忆力的亲子小游戏、教给宝贝一些记忆策略、制定规律的作息制度等,但殊不知家长言语中的暗示也会影响宝宝的记忆。

 

 

案例一:记不住数字的陶陶

    一位家长说,我女儿陶陶快4岁半了,能讲完整的故事,如九色鹿哪吒闹海等,记忆力应该可以,但数字就老记不住,还说:“我记忆力不好,所以记不住。”

 

案例二:爱说谎的洋洋

    一位家长说,我儿子洋洋小小年纪会说谎了。他爸爸经常上夜班,跟我们的作息时间相反。有一次,他爸爸上完夜班回家休息,我和儿子起床了他爸爸还在睡觉,我就对儿子说,你看你爸爸多懒啊!我们都起床了,他还在睡觉。结果,以后只要有人问起他,“你爸爸呢?”儿子就会说:“我爸爸是懒虫,他还在睡觉。”但其实有时他爸爸已经上班去了。

 

问题剖析: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生活中诸如以上两例的情况多不胜数。出现这样的情况跟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关,整个幼儿期,幼儿记忆发展存在以下特点:一、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处于正在发展的过程中;二、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三、意义记忆的效果优先于机械记忆。例一中的陶陶出现那样的情况,就跟当前的记忆发展特点有关,而例二中的洋洋则是因为幼儿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容易出现误差所引起的。以上原因都是由于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条件所决定的,但家长的客观因素不容忽视。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家长的暗示对孩子记忆的影响。

 

家长语言暗示的负面作用

案例一中陶陶数数老记不住,而且还说:“我记忆力不好,所以记不住。”这明显是孩子为自己找的借口,因为陶陶讲故事讲得挺好,就不存在记忆力不好的问题。会出现这样的托词,是由于家长在教育中的“暗示”所起的作用。在家长咨询的时候,我了解到,当发现陶陶记不住数字时,家长就常常当着陶陶的面讨论原因所在,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话:这孩子可能记性差,老记不住数字,这方面的记忆力不好。久而久之,陶陶听多了这样类似的话以后,她就会为自己找借口了。所以,家长在教育中的“暗示”因素影响了孩子对自己记忆的判断。

 

家长语言上的误导

案例二中洋洋会逢人就说“爸爸是懒虫,还在睡觉”这样的话,妈妈对儿子的暗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洋洋对爸爸的作息时间不清楚,自己和妈妈起床后爸爸还在睡觉这种情况他只好从妈妈那里得到答案。而妈妈对此没有对洋洋说明情况,反而从言语上误导了洋洋的判断。导致以后有人问起爸爸,洋洋记忆中保留的只有“爸爸还在睡觉”这样的话了。

 

解决方案:

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负面暗示的产生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引导及暗示作用。不要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说什么都无所谓。其实,恰恰是在幼儿期,我们成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话语。你在孩子面前的任何一句话,他()都记在心中,而且将成为记忆中的第一印象保留。

 

结合各种有趣的记忆游戏 助宝宝记忆力健康发展

家长在发展幼儿记忆力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尽量消除自身“暗示”作用的负面影响外,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游戏等手段帮助幼儿发展记忆力。如,识数字;可以将数字与生活具体事物形象相联系,“1”像小棍子、“2”像小鸭子、“3”像小耳朵、“4”像小旗子等等;还可以跟孩子玩“数字接龙”的游戏,家长和孩子各自拿一把钮扣,家长在前边摆一颗钮扣,孩子在其后摆上两颗,家长接着又摆三颗,以此类推。如此,生活与学习相联系了,孩子的印象自然也就深了,而记忆力也得到了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