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的,现在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杀人的事件时有报道,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严重影响,也证明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经达到不平衡的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的状态。为此不少学校纷纷建立了德育导师制,成立心理咨询室,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学校心理健康的起始阶段,光靠几个心理辅导老师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老师,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应当肩负起学生心理咨询的责任,努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呢?
一、把心理学知识融入课堂学科教学中。各门学科之间的知识是互相渗透的,有心的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科渗透法,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学科的教学之中,从而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笔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经常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活动。英语教材中许多鲜活的人与事能够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例如,残疾人科学家斯帝芬·霍金身残志不残的故事,中外一些平凡岗位中干出不平凡事业的伟大女性故事以及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故事等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会一些做人的道里,消除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并使之内化为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从而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
二、关爱学生,注重个别心理辅导。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发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这种责任感的教师必然会产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而班主任又是整个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家之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有责任心班主任的美好心愿。班主任不仅要关心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重是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因为只有思想高尚、心理健康的学生才可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为每个班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环境,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辅导学生。例如,笔者班级最典型的是单亲家庭及贫困家庭,这样的学生有的性格内向、忧郁;有的性格倔强,易冲动;还有的学生个性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因此,笔者一方面与其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意见,不断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从生活上多给予关爱和帮助,以正面教育为主,再加适当引导,要晓之以里,动之以情。平时多利用业余时间与其沟通、交流,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通过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让学生懂得班主任老师的良苦用心。关爱学生也是为师执教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关爱有利于培养出富有爱心、心理健康、品德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三、利用班团活动,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活动。班团活动课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战地。班主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思维,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班团活动。班团活动也是学生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要把班团活动课上得生动而有意义,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笔者经常采用奖励办法,鼓动学生组织班团活动和参与班团活动。并且把这一活动直接纳入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考核之中,每周班团活动结束之后由学生自荐产生下一周的班团活动组织者,并对积极参与者给予加分鼓励。根据学校的安排并结合本班的特点,笔者班里开展了以“青春飞扬、战胜挫折、沟通与交往”
等为主题的班团活动,在班团活动课上,学生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剧表演、经验交流和探讨、引用名人名言、推荐好书以及唱歌、舞蹈等多种娱乐形式,寓教于乐,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班主任通过观看学生的表演、参与学生的讨论,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适时开设一些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有着下列的特征:辅导对象的全体性;辅导内容的计划性;辅导方式的活动性;辅导功能的发展性。因此,它不同于其他各门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其知、情、意心理过程的和谐统一。班主任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有计划地对学生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班主任可以事先给出主题,让学生准备一些有实际指导作用的活动;同时班主任自己必须懂得一些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准备一些适当的音乐剧和生活剧,让学生观看后再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心灵上的洗礼,起到普遍性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到了高三时期,学习上的压力是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开设一些调整学生应试心理的辅导课,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使学生能够调整好心态,从而轻松应试。
总之,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班主任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导师。在学习上,要教育学生自主学习,不耻下问,以顽强的意志去面对竞争,以不懈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上,要教育学生不怕困难,用笑脸去面对挫折,以百倍的信心去面对不幸,永远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使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