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亲节”,又起忆母之思……念母, 即为“节”。 实!一吐, 已有三。
亲师友们助力,‘火旺’。‘火焰’, 储满胸腔。 终是难以即凉, 即复更喷发!……
不识字的娘,为何省吃俭用,苦心巴力,一定非要儿子上学读书?
丈夫之言,谨遵不淡忘!
因乡党假舅舅田叔叔助力帮忙得入校。母避,未同去。未能将父亲所起名字“李文”给报上!
随缘。似亦也无妨……
娘曾向儿一叹:
“嗨,你爹未看错你!你也自努力。……”
娘不识字;
但不等于没文化。
她有她的认识,
更有她的坚持。
那一年(1945),她30。父为采购她坐月子必须的物品,外出,乘船,突然遇山洪,被卷走!……
哦哦,因母亲不时常叹泣,断续,叙与我们而知:
一个东北黑龙江五常离城60里屯子中,“不愿作亡国奴”的16岁热血青年李玉山,在眼睁睁亲见曰本鬼子把父亲同祖屋一同给烧化,老娘惊疯悲伤而死之后,毅然告别了自家长兄小弟,与邻家张学良部一‘医官’叔叔入关。一路协助抢救伤员。……在陕南城固,有缘,结识了我做手工担卖面小生意的三舅。一来二往,纪家三兄作主,将与之同岁妹(我娘)许配与他。又因为抗曰,修筑川陕公路,作测量工而迁来川北广元县年家弯……
在娘生下妹妹满月后,邻居胡大妈洒泪告诉她而尽知。
她擦干泪,似答友,似自言:
“有山靠山,无山自担!”
从那时起,她每日里即就起早贪黑拚命工作,为人洗、补,或刺绣;或去富家作佣人。维持三人生活。
有时,她有闲空时,总也又会给我和妹妹说‘家史’;讲些谜语或故事作玩。如:
“妈妈在泥里受苦受难,爹爹在天上摇铃打伞,哥哥长得咕眉咕眼,妹妹长得实在好看。”
妹妹抢先作答:
“藕,荷叶,莲蓬,荷花。……我叫广莲,广元的莲花。”
我想,这不会是娘她自己编的吧?……
还有一些或押韵,或白话,或像诗句,或似寓言故事啥啥的……是我们幼少时之所闻……
我偶受启发和会悟,有的,一时兴起,竟还写进了自己的文稿中去。当然是日后,工作时期里所行。
对,如我当年参加成都市哲学学会,试写成的当时上交的所谓论文(《生活里有哲学》)中就有好几段。
是实事。兹不再在此多重述。尽是我母教之录存。
—、上剪报拚右下文(《闯关》)当年(1964、)有缘,遵刘洪顺干事命令,为团演出队而写。幸被师宣传科王乃宾干事发去兵部。由《铁道兵》报给发表了。第一次竟获13元稿费!(我们当时,每月津贴是6元。)我寄回连去,建议:由演唱组买乐器。恰我们一团任强政委在连里正蹲点。他说:“按规定:‘稿费应归己’。我建议:由连里给他娘写信,言明。寄去十元整。向老人家‘报个喜’!剩下的三元,建议,为他订两份文艺杂志。让他多多学习。不够的,可由宣传股添足。”(王文广股长亦在。表示:‘很好。服从。照办。’)
二、拚图左上文,为1965春节《北京晚报》首发公开表的,我当时遵领队王乃宾干事之嘱,学写的散文稿:《入伍后第一个春节》。写的就正是我们去年春节,在铁一团,由团刘洪顺干事任队长,演出中的—些个小故事……这是我,此生,有幸,第一回,在首都的地方报纸上,公开地所发表的,首一篇学写的散文。
而当年,我不识字的娘,听着院儿里同住着的居委会宫主任为她读信和解释,当即流下了泪!并当即就又请何婶婶(即二居会宫素清主任)马上帮她为我写回信,告诉我,将用稿费去买一支上好的开水暖瓶作纪念。要求我:不辜负领导培样,继续努力锻练,作一个又文又武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雷锋式好战士。不停步再前进!……
宫主任特附言:父老乡亲们特别为我们被敬爱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拍照,而骄傲!而恭贺!!!还说,每天闻讯而来你家里拥挤着看照片的熟或不太熟的老少人等“打拥堂”,多得很哟!……“汉生子,加油!……”
附赘一笔,谢谢我部,当年,当时,有关宣传文化,敬爱的领导首长特别的心细:
趁1966、8、我参军四年时去京学习归队途经广元,领导主动安排,因为我原先在重庆读书时,已看过了;便主动地照顾我,顺便可以中途在广元站下车,返家探母一日(他们要去重庆看“红岩纪念馆”等)……
当即突令毋亲和邻里父老乡亲群众惊喜望外!都齐盛叹赞:“部队首长,真是爱兵胜爱子啊!……汉生,好好干!!!……”宫主任何婶婶拍拍我肩头,半笑不笑对我挤眼说:“汉生,本主任作证:你还差的远哟!离你娘当年送你入伍时的希望:要长高,要发胖,要当一员张飞似‘武将’保家卫国呐。瞧你,咋个还是文质彬彬模样呢?!……不行!还得继续锻炼哦!……”围观者一齐哄堂大笑着。
对,母亲那年下决心写申请(因我乃独生子)同意我自愿,极力主张要送我去当兵,这才是她真心之望啊!
还出席了全国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受到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领导接见又合影纪念:
(配附一些老旧有关照片于此。不再一—细述。为纪念。亦为证无虚、)
上三图,
我60、70、80、
家人与至友聚拍、
未想到,
好时代!
让我比父母兄弟姐妹都要更高寿!!!
[附注:
我祖父,年岁不详。
1931、9,18、后,为日本鬼子烧死;
祖毋,因亲见夫亡,又气又惊赫,然后疯傻而亡故。
父,李玉山,30岁那年,意外死亡;
我兄和姐未详,何年何月已先后亡故。
(我原是老三)
我娘,1989、10,23、去逝。]
瞧,
如今,
我的爱孙儿,
他正在外地上“大一”!
今年‘五.四’,
光荣入了团!
……
啊啊!
天堂里的慈母他们呐,
当然,尽皆会欢喜!!!!
尽礼赞:
好社会!!!!
好时代!!!!
此次“母亲节”
随笔(3) 、
最末,
当还续补录:
我1963、入伍前一幕:
高中毕业,即得喜报:
谢‘广中’,谢‘美院’!!
谢谢共产党!!!
谢谢人民政府!!!
喜出望外,
我竟被组织上决定保送:
‘大学本科生’
……
唉!谁又想得到,一年,两学期……
终又还因为自个儿的身体不给力(先天体质太弱!!!)回家养病……
‘福兮,祸兮’?!……
勿用回避。
是缘,
英雄杨连第连陈秀芳排长广元接兵,
是娘的决断,
加上我自己自愿自主申请。
有人曾问她:
‘独根孤苗,当兵打仗?!’ 你不怕吗?!……会放心?!……
她笑而摇头随口答:
“咱们老纪家,早已经有了仨位人民解放军军人。”
“……再说,他出生时,
汉中督军太太接的生。
不迷信,有缘份。
是铁,不打,不成丁!”
啊?!
柳岸花明又一村,
入伍,当铁兵。
对。
从此,
开始了,
咱人生新历程……
众广元老乡,
老同学,
老邻居,
全知情!
均为证。
何屑,一一再列名附照于此……
对。
是的:
天、地、人、时、缘!
……
‘自己的努力’,
自也不能不承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