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发现,龙的形态经过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新石器时代的龙造型如蛇。殷商时代的龙,造型为虎头蛇身有两只鹿角。秦汉时代龙的形象趋于走兽,似虎似马,身短颈长尾巴细,并且出现了胡须。隋唐时代龙的毛发飘逸,鳞片整齐细密,眼睛有神,角如鹿,爪呈三趾尾似虎。宋元时期龙的鼻子成如意状,增添了吉祥意蕴,并且鹿角、鹰爪、鱼鳞、兔眼、龙须、龙发、肘毛、背鳍已经完善,动势奔放,呈S形弯曲,尾巴也改为飘带状,与今天龙的形象差不多完全一样了。
龙源的主雕塑建在以伏羲八卦造型的三阶圆坛上的,在主雕塑南侧,均匀分布着9根以“龙生九子”传说为内容的浮雕石柱。龙生九子系列浮雕由甘肃省工艺大师罗代奎先生根据历史传说创作而成。浮雕采用花岗岩,高7.4米,直径0.8米,看上去非常壮观。
在公园西南侧,立着—面名为“龙凤呈祥”的透雕,借用陇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用炭钢板制作,呈半圆形、弧长16米,高3米。
龙生九子龙柱周围,是半圆形的石护栏墙,墙面和柱头也雕满了龙的形象。
主雕塑的周围还有几根深色的铜灯柱,上面也雕刻着金色的龙形象。
园内照壁上生龙活虎的龙
就连公园外围马路边护栏上,也都是以龙为图案的柱头。
园内的照明灯柱上,龙戏珠的形象成为灯的造型。
龙图腾长廊上,雕刻家采用浮雕、线雕等手法,反映十多个历史时期龙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部分介绍龙形象形成的画面
市民在园内活动之一
市民在园内活动之二
龙主雕塑和龙柱
园内的其它雕塑
龙源,龙文化的缩影。
加载中,请稍候......